□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修江敏 王丹青
春节前夕,在青岛收购蔬菜的几个微信群里,流传着这样一条求购信息:“年前求购白萝卜30吨,质量要求:直径8厘米以上,无黑心无糠心无黄心,不用洗泥。联系人: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姜波。”
这位一口气收购30吨萝卜的姜波,是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黄戈庄的一名村民,也是一位农村经纪人。虽然身在即墨西北农村,她却通过电商把蔬菜生意做到了国外。
“经她手销出去的蔬菜都用集装箱装和车皮计量,我们的菜都卖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了。”一位与姜波做过生意的村民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一张订单开启蔬菜网销之门
今年47岁的姜波每天穿梭在移风店农家地头和蔬菜大棚之间,搜集着各家的蔬菜情况信息,回到家就在网上发布。
移风店土壤肥沃,水质好,气候适宜,是青岛市的菜篮子基地,也是闻名全省的蔬菜重镇。过去,这里的菜农种菜都是自产自销,起早贪黑到周边集市摆摊卖菜。有时为了卖个好价钱,要跑出60多里路到莱西市去赶集。
姜波说,那时候她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菜园子里的菜“像长了翅膀,翅膀上带着晶莹的水滴,成熟一批飞出去一批”。为啥会做这样的梦?姜波说,“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愁的。”
后来,姜波知道了互联网。“听人说,坐在家里,腿不跑,面不见,在网上也可以买卖东西。”姜波就想,那网上能不能卖菜呢?于是,她花1200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白天种菜,晚上上网,查阅各种对农民种菜有用的信息,还跟别人学习下载QQ、MSN、SKYPE等聊天通信软件,到处找人卖菜。
有一次,她试着在“一站通”网站上发消息,详细介绍移风的蔬菜种植情况。没想到的是,信息发布出去后不到3天,她就接到了一个客商的回复。对方是个台湾人,要收购白萝卜,报出的数量让姜波吃了一惊:10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是25吨,10个集装箱就是250吨。我当时觉得这事好得都有点失真了。”看到姜波有些犹豫,对方同意先付给她5000元钱定金,并约她第二天面谈。在现场看了姜波提供的萝卜后,这位台商便和姜波达成了收购协议。
当时白萝卜的价格每斤只有5分钱,姜波按0.18元/斤收购。菜农们都非常高兴,希望她以后多发些信息,多联系客户。
就这样,姜波开始通过网络卖菜,销量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每当蔬菜大量上市时,她就在网上发布信息,客商纷纷前来采购,包括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客商,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客商也会在网上订货。
姜波说,现在不仅菜的销路不愁了,她还能通过订单提前知道哪种菜销量大,哪种菜什么价位。不知道种啥菜的乡亲都会来问问她,问完心里就踏实。
一个梦想连着又一个梦想
有了姜波的销路,移风店菜农种菜的积极性更高了。据统计,目前移风店全镇菜田面积达到6万多亩,其中冬暖温室、大拱棚8000亩,中小棚2万亩,大田菜4万多亩。
如今,姜波有了一个新的职业名称:农村经纪人。经过几次农村经纪人培训,她的服务也更规范了。对菜农,她帮着找销路,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对客商,她协助客户收购,帮助联系车辆,找装卸工,维护现场收购秩序等。还根据客商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提供代购、加工、包装、恒温库预冷和运输等一条龙服务。
姜波在家里卖菜的梦想实现后,又有了新的梦想。几年前,她牵头成立了“青岛地平线蔬菜合作社”,成立了青岛市农民田间培训学校,在村头盖了十余间房子,建起了即墨市首个面向广大种植户开放的家庭科技书屋。“我想为菜农提供一条龙服务,从帮助他们学习农业技术,到提供优良种子、肥料、农药,再到蔬菜收获之后的销售,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就这样,合作社通过提升蔬菜品质,拓宽了销售渠道,每年销售蔬菜400~500吨,营业额600~700万元,每个大棚平均收益4万元。
姜波还告诉记者,她还要实现另外一个梦想:建一个蔬菜深加工厂,让移风店的蔬菜不仅能运进国内外的厨房,还可以直接送到人们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