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2月9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归雁经济”让更多儿童享受父母之爱 以路为媒促转型  撬动美丽经济 文化部严查“儿童邪典片” 新春送福进社区 把好母婴安全“源头关” 红土高原上传播“最美声音”的“阿诗玛”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路为媒促转型 撬动美丽经济

——浙江安吉县鲁家村创造绿色奇迹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张园园

地处浙江北部山区安吉县的鲁家村,虽然位于安吉城郊,七年前却是出了名的穷。环境脏乱差,交通不便,一直是限制这里发展的难点之一。近年来,以路为媒,这个昔日的贫困村积极转型,发展成为美丽乡村的新样板。

激活美丽资源 迈向美丽经济

鲁家村的地理特点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曾经,全村通往外界唯一的主干道是3米宽的柏油路,去各个自然村、村民小组都是泥巴路。

鲁家村到安吉县城的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但由于道路狭窄弯多,开车需要四五十分钟。村里的土路更是让村民们苦不堪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从外地请来的投资者一看这里的路就连连摆手,“在这儿办企业还要先帮你们修路,否则产品运出去都是难题。”村里没有其他产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田和山林也几近荒废。

2011年,鲁家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同年开始修整道路,如今,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两条省道穿村而过,出行方便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交通发展助推了鲁家村建设美丽乡村,然而,美丽风景如何才能转化为美丽经济?

村里没有工业,低丘缓坡占九成,小型家庭农场集中却没有实现科学化、规模化,经过调研,鲁家村决定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家庭农场。2013年,村里开始推行集体土地流转,18个家庭农场建立起来,经营类别各具特色,有的种茶,有的种植果树花卉,有的饲养野猪、野山羊等。

筑巢引凤,鲁家村还引进了专业的旅游公司负责经营,形成了“公司+村+农场”的经营模式。

如今,鲁家村很多家庭农场的规模都在50亩以上,此外,一二三产业相结合,产业日趋多元化,对公路的依赖也越来越多。

29岁的柏文是土生土长的鲁家村人,也是村里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15年,他承包了20亩土地开办家庭农场,主要种植灵芝、草莓和蔬菜。对于公路的重要性,他有直观的感受。

“公路畅通对我们经营农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其次是节省时间和成本。”柏文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现在,只用15分钟,自己农场新鲜采摘的蔬菜就能第一时间送到县里的农贸市场,开车到杭州也只需40分钟。村里家庭农场众多,经常需要运送相关设备,路建好了,现在大型运输车辆能直接开进农场,无须二次转运,大大节省了搬运成本。

农旅结合,乡村旅游也在鲁家村红红火火地搞了起来。

在景中建路,在路中布景,走进鲁家村,山水相映,绿树成荫,条条公路掩映其中,步步都是景。4.5公里的火车道串联南面农场,30公里的“两山”绿道将所有的家庭农场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风景如画的生态景观带,游客们乘坐观光小火车、观光电瓶车就可徜徉于花海竹林。

在家庭农场采摘、去农家乐休憩……秀丽的田园风光、丰富的田园体验、旅游大巴畅通无阻,这里成了周边不少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去处。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自杭州、嘉兴、湖州等周边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鲁家村“美”出了名,2017年,游客量达到近50万人。

年轻人返乡就业 故乡成为心安处

如今的鲁家村,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也为年轻人留住了乡愁。

2014年,正是看到了家庭农场集聚区的发展潜力,柏文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去了丽水市微生物研究所的工作回乡。如今,依靠他园林专业出身的底子和当地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他的灵芝农场正日益发展壮大,2017年营业额达20万元。

鲁家村越来越有人气。

这个仅有2200人的村子,目前已有400多名年轻人返乡就业。他们有的在村里的旅游公司打工,有的开办了农家乐、民宿,柏文感叹,“年轻人回来后,整个村庄都变得更加有活力了!”

投身乡村振兴,这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眼光更加长远。“民以食为天,我从高中起就关注农业安全问题,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保障大家‘舌尖上的安全’。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乡亲们致富,助推家乡发展,是我的理想。”柏文说。

多种产业兴起,就业岗位增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了去处,妇女和有务农经验的中老年人也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农忙时,妇女在农场里干活,每人每天可收入100元,村里还对妇女进行就业创业培训,在鲁家村的家庭农场中,不乏经营有道的女农场主。

2017年,“田园鲁家”项目入围全国15个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将来,鲁家村将建设成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鲁家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南北庄、义士塔、赤芝3个行政村,构筑“1+3”格局,规划范围总计55.78平方公里。

对此,柏文非常期待。他跟记者算了笔经济账,“今年5月1日,‘田园鲁家’景区将正式开园,之后人流量会逐渐增多,游客停留时间也更长,采摘、销售都会比现在更好,预计年游客量将达60万人,以每人消费100元计算,一年就能收入6000万元。”

从2011年村民人均年收入1.95万元,村集体资产只有30万元,到如今人均年收入达3.5万元,村集体资产达1.4亿元,短短几年时间,鲁家村华丽蝶变。在这里,农业成了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而鲁家村也将成为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