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采访接近尾声时,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问张时:“创业遇到过危机吗?”
张时想了想,笑着说:“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危机,从开始创业到现在,几乎可以说是很顺利的。”
用6年时间在国内餐饮专业媒体中站稳脚跟,并成为诸多餐饮业人士口中的“中国餐饮界功勋人物”;她的“小时餐饮时报”也以拥有30万活跃用户成为餐饮业新媒体中的佼佼者。
这种“顺利”,张时总结为两点:顺“时”而为,顺“势”而为。
抓住信息滞后的行业“痛点”
2012年之前,张时就职于一家美食杂志。“杂志是月刊,每个月的月底会以邮寄的方式送到读者手中。但作为记者,我们必须要在每个月7号把稿件完成。”张时说。
然而,在做了几年记者之后,她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完成采访是在月初,但读者看到新闻却要等到月末。这还是新闻吗?”
彼时恰逢一款电子阅读器上市,张时甚至想过,可以让每位读者买这样一个阅读器,他们把最新的行业资讯发布到互联网,读者通过下载,就可以在阅读器上获取信息了。“但这个方法成本太高,一部阅读器就要将近1000元,让每个读者都购买,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张时,直到有一次,一位山东大学的教授告诉她,自己订阅了一份养生类手机报,以彩信的形式,每周发送四条信息到手机上,有图片,也有文字。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们可以做餐饮类的手机报,让读者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发送的信息。”就在这时,张时供职的杂志社总部将搬离济南,她索性辞了职,专心创业,做起了手机报。
借助《济南日报》平台,张时创建了国内第一份餐饮类手机报,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张时的手机报订阅用户就达到7000人。一年后,张时的手机报年盈利达到近30万元。
“每一篇文章都有可落地的东西”
2014年,张时又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震惊的决定:放弃现有的“蛋糕”,停掉手机报,转向微信公众平台。
“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身边反对的声音也很多。”张时回忆说。手机报与微信公众平台的最大区别,就是手机报是缴费订阅的,微信公众平台却要完全免费。
“这也就意味着,我需要改变盈利模式。”但在张时看来,这种改变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手机报虽然解决了传统杂志信息滞后的问题,但张时对这种传播方式依然不满意。“彩信的图片大小有限制,文字长短也有限制,我们没有办法做更深度的内容。”张时说,“当时微信正流行,我感觉这应该是一种能够取代短信、QQ的新的社交平台。”
后来事实证明,张时的判断是对的。转向微信公众平台后,用户数量直线上升,而根据后台数据分析,这30万用户平均分布于全国各地。
微信公众号创立仅过了5个月,就有不少人来找张时谈投资。全国微信公众号那么多,餐饮业专业媒体也不只张时一家,如何能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我们从创立之初,就坚持内容取胜。”说到这,张时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两部手机。“我两部手机加起来,有11个微信号,每个微信号的好友都已经到上限(5000个),这里面除了家人、同学,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读者、客户。我们的公众号每天的主题就从这里来。”
通过与读者的交流,张时能够获取最“接地气”的信息,即读者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在平台上发送的每一篇文章,都必须有让客户在企业落地学习的东西。”张时说。
搭上行业开放的快车
过去靠内容赚钱,如今,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送的每一个字都是免费的,公司如何盈利?“组织线下活动。”张时告诉记者。
其实从创办手机报开始,张时就组织过读者一起去优秀的餐饮企业参观学习。而现在,这种模式成了公司最主要的盈利点。
这也是张时自觉幸运的一点,“我赶上了行业开放的时代。”
在张时还是美食杂志记者的时候,她也曾遇到不愿意“分享”的对象。“有些人会觉得,这道菜是独家秘方,我告诉了别人,我还怎么赚钱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张时发现,餐饮业正变得越来越开放。
“其实越是成功的企业,越有自信,也更愿意与其他同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张时抓住这一时机,“小时餐饮时报”的线下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去年一年,张时就组织了30场线下活动。
回顾创业历程,张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在幸运背后,离不开每一次准确的判断。“对时代的判断,对行业发展的判断,都是对我创业的助力。创业一定要脚踏实地,找出行业痛点,再结合当下的实际,去解决这个痛点。”张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