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否拼车,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从绿色出行,疏导城市交通,节约资源能源计,鼓励“拼车”出行都不啻为明智之举。
■ 吴学安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全力增强运输服务能力,鼓励并规范顺风车、营运车辆城际拼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参与春运。
早在两年前的春节前夕,交通运输部有关官员曾明确表态,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交通部支持春运期间互联网平台推出的“拼车回家”。同时提醒驾驶员出行前维护车辆安全驾驶,不要超速超员;希望双方能明晰权益,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此前,由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等,从而达到减少损失浪费、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绿色消费。
拼车,可分为两种,一是“拼”坐出租车,也就是两个陌生人只要顺路,可以共同打车;二是“拼坐”私家车,即居民只要顺路就可以搭一辆私家车出行,“蹭”车者适当分担汽油费。不言而喻,拼车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生态,缓解打车难,减少一批马路新车手……总之,拼车是乘客的自救,也是对城市的“他救”,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绿色的出行方式。
可在国内许多城市,客运部门对市民自发拼车却“不松口”。他们认为拼车双方哪怕有了1元钱“经济往来”,也是有偿营运。按照有关规定,“非法营运”要处以重罚。尽管拼车在许多城市不能大张旗鼓地实行,但私下悄悄进行却已大行其道。以私家车拼车来说,其实在上班一族里已经悄然成风,上网搜索一下“城市拼车”,跳出来的网页何止千千万,显示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需求!
但人们却不敢声张,更不敢堂而皇之说自己是个“拼车者”。这并非碍于“面子”,而是涉乎交通法规。你拼车了,你的车子就“涉黑”了,拼车族有关油费的友好协商就成了“灰色交易”。被交警抓到了,至少有个罚款单等着你。
其实,拼坐出租车,早已不是问题。譬如江苏南京市早有明文规定:在征得第一用户同意后,其合乘里程部分,小轿车、中客车分别按每车公里租价的70%、60%向乘客收取。但问题是,这个规定一直被束之高阁。不少“拼车”的司机,对于拼车的计费感到茫然,而市民更是一头雾水:有这样一个规定,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
至于为什么要喝止私家车“拼车”合乘,无外乎是怕扰乱客运管理秩序,对每月交大笔费用的出租车构成不公平竞争;“拼车”合乘一旦出事故,容易造成难以处理的纠纷等等。其实,相比时下城市交通火烧眉毛的拥堵状况,这些都不是理由。为出租车行业而牺牲城市的出行便利,涉嫌行业垄断;而对于可能发生的纠纷,应该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近年来,北京、南京等不少国内大城市施行的公交优先举措,已被舆论评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身”,即从以钱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占城市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市民的出行权,终于被摆在了一个优先的位置上。比如南京市此前计划在3年内,每年将多拿出1亿元为“公交优先”开道。
但也有不少专家指出,有一条不花财政的钱又能大见其效的做法应予实行,这就是拼车出行。应该说,城市能否拼车,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从绿色出行,疏导城市交通,节约资源能源计,鼓励“拼车”出行都不啻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