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学安
近日有家长反映,自己还在读高一的孩子通过外卖平台购买香烟,并有不少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购买。记者调查发现,入驻外卖平台的部分超市和便利店利用“暗号”售烟,将不同品牌的香烟改名为“双爆”“红”“京”等,只要点击下单,即可快速购得香烟。多家外卖平台均表示,平台上禁止销售烟草产品,更不允许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并将会对涉事商家进行清查。(2月4日《北京青年报》)
如今,烟民低龄化、未成年人吸烟现象越来越普遍,已成为父母、学校以及全社会的一块心病。预防控制未成年人吸烟对公共场所控烟乃至整个控烟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未成年人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吸烟对其危害更大。然而,让未成年人远离香烟却并非易事。一方面,这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很多未成年人的家长自己就是吸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长期在“被吸烟”的无奈环境中成长时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效仿。
另一方面,这与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虽说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烟草专卖法也有相关规定,但并未规定相应的具体要求和处罚措施。中国控烟协会对11座城市的烟草广告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烟草销售点没有展示对未成年人禁售烟草的标识。而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比例随烟草广告暴露的增高而增高。
除此之外,学校、社会教育不到位、监管不严,也是造成未成年人吸烟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有的教师吸烟不回避学生;在社会上,“烟是介绍信,酒是大印”的“烟酒文化”流行,不少人靠喝酒吸烟疏通关系,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观念。
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控烟氛围。一方面,要强化监管教育。要从学校、家长、社会三个方面抓起,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措施,共同劝阻青少年吸烟,形成对烟说不的社会舆论氛围。家长在无法戒烟的情况下,也要采取必要的回避手段,给孩子营造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加强教育,用适当的惩戒措施,让学生对吸烟心存顾忌。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加强对烟草广告、烟草零售户的监督管理,促使他们自觉做到不向未成年人售烟,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设立“不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烟”的标识,接受全社会监督,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