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月14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 教育 家庭教育应遇物而诲 择机而教 新闻资讯 养育孩子:爱与溺爱的尺度在这里 别抹杀孩子表达的欲望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教育应遇物而诲 择机而教

□ 冯永平

很多家长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为之付出努力,但也有不少家长不无遗憾地说,工作忙,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其实,持这种说法的家长大多是对家庭教育有误解。家庭教育,无需像学校教育那样,让孩子集中大段时间听家长教育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家庭教育是发生在家庭中的一种教育和影响关系,即融教育于生活之中,遇物而诲,择机而教,身教胜于言教。明白这一点,也就解决了“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家长们的困惑。

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处处都能找到教育的好时机。比如,看见建筑工人搬砖添瓦建造高楼大厦,看见清洁工辛勤地清扫马路,看见交警雨中仍在指挥车辆行人,每一个情景都能成为教育孩子养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珍惜美好生活,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的良机。再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借机教育孩子对人要有礼貌,指导孩子和客人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家庭教育的特点,使得教育具有随机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找到教育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随机教育和随意教育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能混淆。我们之所以建议家长遇物而诲、择机而教,是与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发展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以具体的表象为材料,在鲜明、生动的语言参与下进行思维活动。当家长教育孩子时,空口讲道理并不能触动孩子,他们也不会因为几句大道理就开动脑筋,只有在以具体表象为材料,在特定的场合或特定的情景中,触景而教,遇物而诲,才能触动孩子思维,从而产生教育效果。

有的家长确实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然而却不分时间和场合,不顾孩子情绪,空讲道理,说到口干舌燥还不罢休。孩子慑于家长的权威,虽嘴上答应,转眼就忘了。于是很多家长气恼地说:“这个道理我告诉孩子几百遍了,怎么就记不住呢?”不是孩子不上心,是因为抽象笼统地讲大道理,与孩子的情感体验、情感经历不契合,孩子产生不了情感与精神上的共鸣,自然也不会铭记于心。孩子没有家长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更没有经历人生各种磨炼,其思维和想象力远没有那么丰富,无论家长讲多少抽象的道理,孩子无动于衷和善于淡忘就不足为奇了。教育是需要投入情感的活动,是需要打动人心、触动人们灵魂的,否则,教育就如沙漠里栽树,树难活,果难结。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指的就是要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把握教育时机,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也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强调不要把儿童禁锢在室内教育,要让孩子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丰富孩子的知识,增长孩子的见识。

在生活这所最广阔的学校里,不论家长学历如何、能力大小、是上班族还是自由职业者,只要肯做有心的家长,做对教育上心的家长,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孩子则能如春日之苗,受春雨的滋润,领春风之拂煦,仿佛不见其长,实则日日在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