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月1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新政频出,各地打响“人才争夺战” 主动作为及早谋划让“冰花男孩”暖起来 “以法治校”重在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政频出,各地打响“人才争夺战”

专家: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才能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2017年3月,西安市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新政。

智联招聘通过对366万样本分析,从数据角度凸显了成都的吸引力。

编者按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特别是自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实施人才发展优先战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

相关专家表示,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破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打造从引才到用才,再到留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形成全方位、无缝链接的政策系列,营造更加浓郁的人才创新创业氛围,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在发展中实现和提升价值。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宋利彩

各地多举措发力引进人才

“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桂昭明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多省市推出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纷纷出台相关“人才新政”以吸引人才,而户口、房子、票子等因素成为各地推出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的高招。

2017年3月,西安市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新政,对部分户籍准入条件做出重大调整,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并且这一政策长期有效。

11月,西安市再次集中发布了《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十三条措施》《“西安伯乐奖”奖励政策》《高层次人才创业或成果转化绩效奖励政策》《技术转移机构资助兑现政策》等6项人才政策,被称为西安市2017年5月推出的“23条人才新政”的2.0版,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购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园)、医疗保障等方面,对西安市人才新政、户籍新政、创新创业奖励扶持等人才支持政策做出了升级优化和创新突破。

2017年12月,哈尔滨市关于进一步吸引培养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式施行。此次“人才新政”提出,对在哈尔滨市市区登记注册的企业单位引进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安家费3万元;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企业单位引进的本科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连续发放3年。

位于长江和东海交汇处的上海临港地区,是国内智能制造高地、上海全球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对人才的渴求十分强烈。2017年12月,上海临港推出被称为“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在临港工作并居住的人才享受专项加分政策,紧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户。为便于人才安居乐业,临港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住房政策。此外,临港还鼓励人才通过租赁社会房源解决居住问题,对于不同人才给予不同标准的租房补贴,其中A类人才每月1600元,补贴时限不超过3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上海临港对在临港实习的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的实习补贴。

1月6日,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显示,成都近来一线城市人才流入情况比较明显,显示出成都对全国人才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成为北京、上海和深圳之后,2017年冬季求职期最受求职者欢迎的新一线城市。而这种效果,明显得益于成都继连续两年以“一号文件”聚焦人才后,又出台的“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计划实施几个月以来,已经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30个地区超过10万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到成都就业创业。

……

“之前,各地普遍适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全适应,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人力资源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存在障碍,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桂昭明表示,而各地人才新政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管理机制,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望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人才创新的主体。

提高对高端人才的承载力

“一个城市留住人才的关键是事业平台和留才政策,关键是主动融入产业、针对产业需求招才引智,吸引各类人才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聚,放大产业聚才的‘磁场效应’。”桂昭明表示,“纵观当今中国的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则是当今中国的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脱节’,显现出人才游离于经济社会的需求之外。”

桂昭明表示,“四个脱节”,其一是科技人才同经济的脱节,其二是人才创新成果同产业的脱节,其三是人才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的脱节,其四是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的脱节,也就是人才价格与价值的脱节。

“有不少地方的领导人,对自己‘拥有’多少人才如数家珍,但对这些人才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如何,却‘心中无数’。”桂昭明说,要推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破除“四个脱节”,实现“四个对接”。

桂昭明说,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科技人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对接则兴,脱节则衰。

“推动科技人才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技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桂昭明表示,要推进人才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政府要针对地方的需求,引进、用好各类高端人才,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人才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人才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体制性障碍。

桂昭明表示,要推进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企业集聚,总结推广各类创新创业孵化模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推进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推进自主创新取得实效。

桂昭明认为,要推进人才价格与价值的对接,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桂昭明最后建议,各地在吸引人才的同时,要围绕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具体意见,提高引进人才和本地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上台阶的目标。同时,要打造好服务窗口、完善好服务网络,为各类人才提供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解除后顾之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产业链”,摸清企业的人才需求,建立人才需求清单,积极与国内外的人才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对接,根据需要组织专题人才招聘活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采取自建或联建的方式,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端研发平台、科技转化平台,提高对高端人才的承载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