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月7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 教育 叛逆是孩子成长的宣示 中小学生每天睡9~10小时,能做到吗? 教会孩子接纳不同 如何破解“陪读”之苦?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会孩子接纳不同

□ 杰西卡

女儿去年9月份去了曼哈顿一所私立幼儿园,这家幼儿园特别打动我的是园长说的一段话。

我询问园长,你们通常会招什么样的孩子?园长说,我们招孩子没有标准,但在安排班级时考虑主要因素是多样性。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萌芽阶段,我们希望班级的孩子足够不同,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是多样的,而不全是和他们自己一样的人。

孩子出生时像一张白纸,天生就会接纳多样。但父母的一言一行,慢慢会影响他们。做了母亲后,我一直提醒自己,我的所有认知都源于过去,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思维和眼界的局限而局限了孩子。让孩子从小有勇气表达不同,就要从小开始教会孩子接纳不同。

陈述事实而不是观点

随着女儿慢慢长大,她开始意识到很多的不同和差异,也总会问我为什么。这时,我会提醒自己,在和她的沟通中要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

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她(邻居家的孩子)可以在操场边跑边吃泡芙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或许是,这样不是好孩子,我们不学她。我当时告诉女儿:“吃零食需要坐定了吃,不然边跑边吃容易进入气管发生危险。我们可以吃完继续玩。”

前者是观点,我的回答是事实。当我们每次都用观点来回答孩子时,我们无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规则,他们也无法内化规则,最终不遵守规则。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把孩子是否需要遵守规则的标准建立在外界参照物上,“因为要做好孩子,所以才遵守这个规则”。这样的后果是,孩子无法真正明辨事理,如果哪一天外界标准没了,她就不会继续遵守了。试想一下,多少人考上大学住宿后没了父母的约束就一下子就放松了,这就是典型外界标准没了的后果。

不要使用评判性语言

我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告诉孩子:“玩具是用来玩的,不是用来扔的,现在需要一起收拾一下”,而不说,“你怎么这么皮,总是扔玩具”。

很淘气、不听话、没礼貌、没见过世面,这些就是评判性语言,它们不仅会让孩子真的成为那样的人,也在传达给孩子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和我的标准不一样的就是错的,我不喜欢的就是错的”。

我尝试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女儿理解这个世界。女儿说:“那个人走路好滑稽!”我告诉她:“他的腿脚不方便,所以需要使用拐杖帮助走路”;女儿问:“我这样好还是艾米那样好?”我告诉她:“做自己想做的就是最好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当我避免把“对或者错”这样简单的评判告诉女儿时,我其实也就在帮助她如何看待世界,很多事情并没有对错,只是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和他人不同,但我们也要理解他人的不同。具有多元价值观的孩子,不仅可以更加包容理解他人,自己的内心也会更加强大平静。

需要提醒的是,是非观和多样价值观不同,这个世上的确有很多事情是非黑即白的,比如不能打人咬人、过马路一定要等绿灯等。

看过世界才有世界观

我去过印度做消费者采访。我曾走进一户人家,家里面只有一张床,几乎没有其他家具,一家8口人吃饭、睡觉、娱乐都是在这张床上进行。我坐在地上和他们聊天时,可以看到小老鼠从我身边走过。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印度的中产阶级好可怜啊”。但是,当我走出房间的那一刻,我眼里浮现的是他们闪着光的眼神,露出齐白牙齿的笑容,和满满的对未来的憧憬,我突然明白了,幸福是多元的。

这就不仅让我想起了爸爸曾经和我说过的一段话,“什么叫世界观,看过世界的人才有世界观。很多人心眼小、戾气重,无非就是把自己那么一丁点事情放大了,没看过更广的天地而已”。

这一段经历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影响着我养育女儿的方式。从女儿1岁半开始,我就尝试带她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一年会有几次家庭旅行,希望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让女儿明白世界是多样的,人和人的肤色、口音、吃的东西会不同,人和人的成长环境也会不同,但我们每个人内心又都会有相同之处。这样的不同和相同和谐共存,才是世界美好之处。

我希望女儿可以有底气去拒绝他人的评判,有勇气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有胆识去坚持自己的不同,而最关键的是,可以拥有一份包容理解他人的胸怀。而这一切的起点则是——愿意尊重理解不同,并且鼓励孩子接纳不同的人!

(作者为微信公众号“大J小D”创始人,育儿专家,著有《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等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