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家庭》周刊今年改版为《家庭·文明》周刊。
在新周刊中,“家庭”依然是报道的重点内容。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节课,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家教,不仅为我们涂上温暖的人生底色,也为我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给我们前行的方向和力量;家庭家教家风,还承载着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美好生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仓廪实而知礼节”。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仓廪实”的物质生活,还有“知礼节”的社会风气,体现在文明家庭、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的方方面面,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今年,新周刊将致力于报道各种“文明”实践。
家庭的和谐幸福,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基于此,《家庭·文明》周刊在新的一年,将继续致力于家庭及社会文明建设的报道。“综合新闻”版将及时报道、解读与家庭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发布家庭问题的调查、探讨及研究成果。“教育”版继续关注家庭教育的热点话题,倡导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家教理念;“文明”版分享文明家庭、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创建过程中的实践与经验;“故事”版讲述有温度的家庭故事,记录亲人之间的爱和温暖,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小荷”版刊登中小学生的文学作品,为孩子们提供一方精神家园。
开启新征程,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我们有时代的舞台,历史的底蕴,前行的力量。2018,我们脚踏实地出发。
——本刊编辑部
策划:《家庭·文明周刊》编辑部
执笔: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都是一个有温度的字眼。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承载了太多的情感,是人们心灵的驿站和归宿。家里有亲人,亲人有亲情,家人之间相互珍爱、陪伴、依赖、慰藉,甘苦与共、责任担当,是我们对幸福家庭的向往,“回家”也因此有了温暖的含义。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传承最美家风,共圆家国梦想,已经被人们化作自觉的行动——写家书、传亲情;家人之间互敬互爱,亲身践行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文明建设红红火火。
2017年,与家庭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得到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研究,以及家庭教育公益事业也结出累累硕果;而涉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的一些不和谐音也警醒相关部门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为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
让我们共同回首这不平凡的一年,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记忆——
十九大报告描绘新蓝图,增进民生福祉与家庭息息相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点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令人振奋与鼓舞。
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和每个家庭息息相关,这些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领域,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党的使命、宗旨、目标与愿景。同时,也更强调了家庭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民法总则”为家庭建设护航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共11章,206条,对家事关系、家庭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8岁以上不满10岁的孩子,可以实施跟自己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父母离异的孩子,在归哪方直接抚养问题上更有发言权。
由婚姻家庭关系产生的人身权利可以更多受到法律保护,如通过赠与合同把财产无偿送给胎儿、订立遗嘱把遗产留给胎儿在法律上予以保护;Q币、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也可以进行离婚财产分割或被继承。
监护制度变得更加严密完善,被监护人有了更多选择权。
此外,“民法总则”对赡养、诉讼时效等多处涉及婚姻家庭方面的内容做了调整。
点评
“民法总则”作为统领民法典各编的总纲,体现了当代法治精神,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法总则”开启了一个“民法典时代”,是中国民法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民法总则”确立了民事活动和民事立法应遵守的基本准则,体现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为进一步制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提供了依据。
“民法总则”还强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规定了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义务,也规定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具体而完善,构建了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护为补充、国家监护为兜底的监护制度,强调家庭的监护责任,体现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由“10周岁”降到了“8周岁”,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的尊重与保护。而有关监护事项的规定,尤其是成年人可以“预先选好监护人”的成年监护制度,回应了老龄化社会突出的社会问题,立法充分体现了“尊老”传统和对老年人利益的保护,体现了对老年人友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放宽诉讼时效,有利于家事领域的维权。
“民法总则”强调家庭的功能地位,有助于家庭美德的遵守、弘扬,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991户家庭荣获2017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由全国妇联主办的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会5月24日在京举行, 991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这些家庭有的家风清廉,有的绿色环保,有的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据统计,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三年多来,有3.3亿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参与活动,先后推选出266万户各级“最美家庭”。
点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文明和谐,关乎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侧影。此次当选的“最美家庭”,其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融洽和睦、言传身教、以德立家。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精彩,也为广大家庭作出了表率。
家风、家教、家训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最美家庭”之所以“美”,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好家教、好家训、好家风润物细无声,代代相传,让子孙后代受益无穷。寻找“最美家庭”就是通过让人们晒家风、讲家史、赛文明,弘扬崇真、向善、爱美的家庭新风尚。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正式启用
2017年10月10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正式启用。此次组织开发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录入、审核报送、汇总分析等功能模块,实现了与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系统、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数据更新、比对核实、组合查询、定期通报、实时报送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支撑和有效的技术保障。
点评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的幸福。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数量增加,已经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政府和公众日益认识到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并采取各种措施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是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详尽可靠的官方数据。
民政部在2016年我国首次摸底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902万人的基础上,启动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期望可以进一步实现所有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化,并能实现及时更新和实时查询,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成长。
“中国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走进千百万家庭
由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报社主办的“梦想启航——中国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走进北京、陕西、山东、四川、甘肃、江西、福建等十余地市的央企总部、中央国家机关、小学、社区等,展示“最美家庭”风采,讲好家风故事。
同时,中国女网和中国妇女报官方微信以现场直播和专题展示的形式,使得“现场巡讲不空洞,网上巡讲不落幕”。据统计,共有4000余位干部群众及中小学生在现场聆听了讲座,全国1500万网友收看了直播,一百余万网友通过微博、微信等参与了讨论交流互动。活动将“最美”能量传达到全国的千家万户,并带动各地开展上千场相应的巡讲活动。
点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良好的家风、和睦的家庭,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梦想启航——中国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典型示范、实践养成,有力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创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的自觉性,无疑是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最好诠释。它通过线上线下、场内场外零距离共享“最美”。
活动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发挥了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的家庭跟着学、照着做,见贤思齐、共圆家国梦想,最终水到渠成地以每个家庭的好家风滋养整个社会的好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髓在这里得到了升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成全民话题
2017年11月,携程亲子园教师虐童视频在网上被刷屏。视频显示,教师除了殴打孩子,还强喂幼儿芥末;这是一起严重伤害儿童的恶劣事件,社会影响极坏,相关人员受到处理。“幼儿园是否安全”的追问,一时间成为全民话题。
点评
追溯过往,类似事件时有发生,教育主管部门也曾三令五申,发文部署整改,先后出台了未成年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幼师行为予以规范;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要求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为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仍发虐童事件?要彻底解决虐童等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除了出台具体政策、加大财政在学前教育的投入外,学前教育立法迫在眉睫。法规是政策出台和政府履责的前提,以法律形式明确学前教育性质、地位,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主要责任,同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与运行保障体制、办园体制、教师待遇保障政策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学前教育的督导评估与问责制度,明确政府、社会职责,才能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网上引热议
2017年3月,浙江省萧山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尺度太大”,引发网民热议。
点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出版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在小学阶段完成所有关于生殖健康的教育。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明确提出“把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可以说,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从国家层面来看,都将对儿童开展科学的性教育,视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健康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然而,学校性教育课在落实层面一直缺乏实质性的进展是不争的事实。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虽认可对儿童少年进行性教育,但在具体实施上,又常常表现为羞羞答答、浅尝辄止。也正因为多数老师和家长不敢大大方方地把科学的性知识传授给孩子,致使一些儿童不知道在面临性侵时该如何保护自己,而青春期的孩子则通过书本、媒体,甚至色情网站获取与性有关的信息,这容易对孩子产生误导。
性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一样,需要被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科学的性教育能使孩子尽早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有效减少他们对性的过度好奇,避免性暴力和疾病传播,树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识。当然,性教育一定要依据儿童少年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度和自然地讲述,既不能“忌”,也不能“过”。
家教公益人物为孩子创造美好明天
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颁奖仪式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活动推选出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及提名人选,并从中选出了十佳公益人物。
点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是人生的起始教育、奠基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家庭教育工作者着眼于家庭和民族的未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热爱和倾力家庭教育的公益精神,展示了探索和践行家庭教育的责任担当。他们是家庭教育发展到新阶段产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家庭教育公益人物的先进典型,是我国家庭教育公益事业的倡导者、传播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他们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传递家庭教育的正能量,坚持家庭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推动家庭教育发展的一支活跃力量,发挥着典型示范作用。
《贵州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
《贵州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重庆之后全国第二个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
点评
贵州省通过立法助推家教,可谓共同呵护少年儿童未来的明智之举。该条例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针对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强化政府的主导职责、突出家庭的主体责任、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调动社会广泛参与,从而构建了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共担的家庭教育机制,规定了德、能、品、行并重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引导、示范互补的家庭教育方式,把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的高度,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倡导父母“共同养育”新理念
由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0~6岁儿童家庭教养中父母角色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共育”理念已较为普及,但角色认知和角色表现不够合拍,“知行不一”现象突出。现实中,母亲对孩子进行生活照料和教育指导的比例明显提高,她们需要在“痛并快乐”的矛盾中寻找平衡。
点评
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是父母共同的责任,该报告中提出的父母“共同养育”新理念,冲击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它将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主流思想的组成部分。调查显示的“知行不一”的现状,表明“共育”理念还应进一步推广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还有待提升,尤其需要为父亲更好地参与儿童的照料、教育和支持母亲提供方法和指导,提高“共育”能力。
提升父母的“共育”理念,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由政府建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立严格健全的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关注处境不利地区和不利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问题;推进家庭教育法律政策完善,促进家庭教育立法取得实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