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2月29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经济女性 双创 南京:未来科技城有个木兰村 林璒利: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柳甄:做一个有创业精神的人 双创资讯 北京中关村排名第一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创资讯

“90后”海归已撑起半边天

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海归回国发展的现状如何?就业创业面临哪些问题?如何看待当前留学生回国发展?近日,长期研究“90后”新生力量创新创业的全球化智库在京发布《2017中国海归创业就业调查报告》,从报告中展示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海归创新创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独生子女占七成。以前海归回国创业更多看好中国的发展形势,调查发现,现在更多海归回来创业是因为家庭因素。调查发现,新海归以“80后”和“90后”为主,“80后”海归占42.3%,“90后”海归占比为53.3%。海归中独生子女占比七成,为70.8%,独生子女比例偏高。未来,照顾父母、家庭团聚等因素将成为留学人员中的独生子女归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76%的海归创业集中在2015年至今。这与十八大以后“双创”政策出台密切相关。创业主要集中在IT领域。创业城市,北京仍然是首选,北京的创新创业发展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二线城市发展速度是新的海归创业所关注的,越来越多的二线正在追赶,比如说成都的创业海归已经超过广州的数量。

海归创业资金大部分是由个人存款、亲友借款组成。很多海归创业资金来源还不是特别丰富。关于客户资源和信息资源是海归在回国之前所不具备的,所以海归回国创业,能在这方面获得非常大的资源。另外,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企业尚未盈利。

海归创业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据报告展示,拥有失败经验的创业者往往会有更多的成功率。过半的创业者有创业的失败经历。在失败的原因中,主要还是因为相关的资金不足、经验的缺乏所导致,在当前创业项目中最大的阻碍是因为运营成本以及资金方面的问题。

在创业服务需求方面,可以从报告中看到,创业辅导由2015年调查第10位上升到今年的第3位。海归创业追求的是理性发展,仅有27%的人对于现在的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表示了认同。因此,海归创业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赵英梓)

新企业容纳超九成新增就业

全国2017年最大规模的大学生毕业就业招聘季正在举行,“互联网+”为毕业生找工作带来不少方便。全国首家省级“就业平台”——江苏智慧就业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一天迎来了150多万名访客,在高峰期这一数字能达到300多万人。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成为岗位需求前五名。2017年,这个平台发布招聘岗位需求达254.1万,比去年同期增加55.1% ,年访问量达9.1亿人次,同比增长145.9%。

2017年,795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比去年多出了整整30万,但今年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尽管就业需求增多,但岗位供给同时增长,就业市场每个求职者和工作岗位的比例达到1:1.16,创历史新高。

2017年,新动能、新经济都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12.5%,平均每天诞生1.65万户新企业,这些新成长企业容纳了超95%以上的新增就业。仅在孵化的13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带动就业超过210万人。

保就业的背后是经济的稳增长,今年上半年,经济的增量达到了2.3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00多亿元。2017年,GDP每增长一个点,就能拉动180万人左右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失业率也在同步下降。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是2008年以来最低点。 (据央视网)

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增近两倍

近日,智联招聘公布的《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公司加入该领域,催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仅2017年,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就增长近两倍,近七成人工智能人才的薪资水平在月薪1万元以上,约有1%的人才月薪在5万元以上。尽管如此,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仍然供给不足。

报告称,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三季度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量较去年一季度增长了179%。但是,由于技术门槛高且难以通过短时间学习掌握,企业在追逐人才时常处于被动状态。加上受人工智能的辐射带动,相关岗位需求巨大。

“由于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未来得及形成有效人才输出,人工智能存量人才主要来自企业自身培养。互联网、电信相关的行业成为人工智能人才转化的重要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说。 (赵剑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