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
《奈费尔提蒂半身像》(局部)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伊萨·根茨肯(Isa Genzken,1948-)是一位乐于冒险的艺术家,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她从带有极简风格的雕塑起步,逐步走向运用多种媒介的多元化创作,其作品包括雕塑、装置、电影、视频、绘画、拼贴和摄影等,她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探讨“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间的相互关系,其不断发展的具有“混搭”效果的视觉语言,影响了许多年轻艺术家。
根茨肯早年曾就读于汉堡美术学院和柏林艺术大学,1973年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跟随格尔哈德·里希特学习,同时在科隆大学学习艺术史和哲学。1977年毕业后就留在了学院教雕塑,1982年成为里希特的第二任夫人,夫妻俩于1983年移居科隆。10年后两人分居,离婚后,根茨肯迁往柏林生活和工作。
根茨肯最初的创作是尝试将木材雕刻成不同寻常的几何形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她在创作了一系列小型抽象石膏雕塑后,转向混凝土雕塑。这些非传统雕塑,通过审视、扩展、抛弃或重新诠释传统形式语言来质疑雕塑的意义,无论是个人化的、脆弱的石膏雕塑,还是粗陋、凝重的混凝土混合物,都挑战了手工制作的原创概念。那些被置于钢架基座之上的混凝土“建筑物”,就像是劫后余生的历史残片,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战后的废墟或柏林墙。此外,它还有另一层喻义,那就是对于现代主义被遗弃的愿望的隐喻,与博伊斯的“展示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约从1992年起,根茨肯开始了多种材料、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她既创作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雕塑,也运用现成品“拼凑”“堆叠”成各类装置,并经常使用强调其作品临时性质的材料,例如时装人体模特、玩具、名作复制品等。她将这类消费文化的碎片组合在一起,拼凑出一件件看似荒谬、毫无逻辑的怪诞之作。例如现藏于柏林埃及博物馆的雕塑《奈费尔提蒂半身像》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因其道德意义上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根茨肯作于2013年的一件同名装置,便是由这一雕塑的7件石膏复制品组成,她将它们置于高高的白色基座之上,并给这位埃及王后带上了不同款式的时尚太阳镜。她还将用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与她自己的肖像叠印在一起的7件平面作品,靠放在每个基座的下面,以这样一种戏谑的方式,将消费文化、个人艺术实践与艺术史连接起来。同年创作的《演员》是用时装模特儿、衣服、鞋子和面料等材料组成的一件作品,这个运用拼贴元素重新“塑造”的人物,讲述着“造化弄人”的道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演员。
根茨肯最为公众熟悉的作品应该是其为城市公共空间所做的大型装置,例如位于莱比锡博物馆区的《玫瑰》(1993 ),这是一件由珐琅不锈钢制成的长茎玫瑰,极度写实的造型与极度夸张的体量带给人一种熟稔与荒诞杂糅在一起的奇妙感受。其复制品《玫瑰II》在2007年被安装在纽约新博物馆外,成为她在美国的第一个公共艺术作品。2016年3月,根茨肯的另一件大型装置《两朵兰花》又被“移栽”到纽约中央公园东南角入口处的费德曼广场,两枝巨型茎杆拔地而起,白色的花朵在蓝色的天空中婀娜绽放,这件曾在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过的作品,为乍暖还寒的纽约增添了一抹明丽的色彩。
根茨肯曾多次代表德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近年来,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内的许多重要博物馆纷纷为她举办回顾展。她的作品,在群展中很难领略其如何“重要”又为何“重要”,但在个展尤其是回顾展上,当所有作品有策略地构成一件“总体艺术作品”时,其价值和意义便清晰地显现出来。对于这位患有躁郁症的艺术家来说,艺术创作既是治疗的手段也是宣泄的渠道,她以自己不合常规的视觉语言一再挑战审美规范,可即便这样,她仍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她说:“我一直希望有勇气去做完全疯狂的、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