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力的警示,也是对以往不健康政绩观的纠偏,为领导干部科学审慎决策筑起了新的制度“防火墙”,等于为各地资源环境安全保护又加了一把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智慧。
□ 余明辉
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规定》要求,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负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工作部门应当加强部门联动,尽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共享平台,并向审计机关开放。(11月29日《云南日报》)
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两年前的局部试点,再到此次的即将全面推开,是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各级各地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绿色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思想存在一个误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成本小、效益好,还容易出政绩。每逢招商引资或安排地方重大产业发展,自然资源、生态资产都是必不可少的“招牌项目”。问题是有些地方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么寅吃卯粮,过度开发;要么管理不善,私采滥开;要么只重开采效益,却忽视良性循环,导致一些严重而且难以有效挽回的后果,实在令人心痛。
之所以造成如此乱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深层次上恐怕与长期以来缺乏完备的自然资源统计和有效监管不无关系。一方面,此前自然环境保护没有与领导干部责任直接挂钩,环境问题无法有效追责、有力监督,处罚的威慑力有限,致使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养成了重经济、轻环保的畸形政绩观。
另一方面,地方自然资源资产清单不够翔实,公众不明白,上级单位也不甚清楚,无法进行有效监督,这就给地方自然资源资产乱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如今,这一制度的全面推行无疑为自然资源乱象及时套上了制度监管的篱笆。这是一个有力的警示,也是对以往不健康政绩观的纠偏,为领导干部科学审慎决策筑起了新的制度“防火墙”,等于为各地资源环境安全保护又加了一把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智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相信随着离任审计“生态账”工作的全面开展,地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的收紧,相关乱象将会得到有效改观,生态文明建设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