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 王力中
“今天,我们到村里有两项任务。一是与村里签订产业园合作项目协议,以及校村党建联建暑期实践基地协议,二是给大家送来了一批白芨苗,先示范种植。”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的乡贤工作室里,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女博士、副教授梁泽华向在场的村镇干部介绍道。
蠡山村河道交叉,生态环境优美,是春秋越国范蠡与西施的隐居之地。近几年来,这里虽村民富裕,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半年前,经牵线,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博士梁泽华带学生来到蠡山村,开展科技治理改善河道水质活动。几番往来,梁博士对蠡山村产生了美好印象。
“村庄越来越美了,村级经济何时也能越来越好?”治水过程中,细心的梁教授对村干部和群众热议的问题上了心。
今年6月,梁泽华与海归同事马永敏在钟管镇偶然相遇,相谈甚欢。“我们学院有不少科技成果,不如转化到村里,既可以让成果早日变成生产力,又能改变薄弱村的现状。”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以蠡山村为合作点,结合学院团队到村里搞致富增收项目。为此,梁泽华多次在村里的田间地头勘察,寻找合适中药材种植的土地。
经过多次调研沟通交流,最后,蠡山村村“两委”选择了一块连片的40亩林地,通过土地流转,作为村中草药园地项目定了下来。 9月23日,在梁泽华的带领下,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及其产业化科研团队赶往蠡山村。
“中药白芨的种苗繁殖项目,是我们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稀缺中药种苗基地建设研究》重点研究课题,经过三年的科研攻关,解决了白芨家苗纯种培育等难题,这次我们就把白芨苗产学园项目落户蠡山村。”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研究所办公室主任、中药学博士李石清的一席话,更让村镇干部信心十足,满脸喜悦。
产学园项目运作后,3名教授及若干名副教授、博士生组成的科研队伍,负责种苗的培育,同时为当地群众传授白芨日常维护技术。科研团队平均每个月来一次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实行网络远程监管。三年后,产品由中医药大学包销。“项目不仅能增加村民收入,还可以向美丽乡村、休息旅游、健康养生等多方面延伸。”浙江中医药大学社会合作处副处长包利荣说。
对蠡山村的情况更熟悉的梁泽华笑着对身边的村镇干部说:“有高校做后盾,特别是与药学院合作共同开发,这个项目一定能做成精品。”
大学教授们的一番话,既有项目背景介绍、行情分析,又有技术支持、思路建议,让在场的镇村干部心里暖烘烘的。
“白笈忌强光直射,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每株间隔10厘米,不能太有水分,也不能太干……”协议签好后,专家团队专门到羊毛湾白芨基地种植现场,手把手教授白芨种植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
看着这一幕,蠡山村村支部书记卫俊满心欢喜地表示,近年来,蠡山村在打造美景、吸引客流的同时,也急需通过精准“造血”,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这次,我们村流转了闲置的40亩土地,建成产学园基地,产品成熟后由学校包销,让我们村找到了科技促增收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