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 张芸 洪建国
有这样一位“白衣天使”,她是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战场上的“铿锵玫瑰”,她是绽放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的“中国花”,她是患者心中的“知心大姐”。她就是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王新华。
扎根传染病护理岗位26年,王新华始终保持党员初心,信守让患者获得健康的承诺。王新华说:“因为诚信,所以幸福。”
援非抗埃战场上的“铿锵玫瑰”
2014年9月,作为中国首批援助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王新华把马上要接受心脏手术的母亲托付给亲人,踏上了“战场”。她和“埃博拉孤儿”雅尤玛的故事,成为中非友谊赞歌中的动人音符。
疯狂的埃博拉病毒刚夺走雅尤玛母亲的生命,又将魔爪伸向这名可怜的非洲孩子。“一定让孩子好起来!”望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雅尤玛,王新华暗下决心。从此,雅尤玛成了王新华和队友们关注的重点。每天查房时,王新华都会给她带去巧克力、饼干等小礼物;每次发药、送水时,她都要喂到孩子嘴里,看她咽下再走。就这样,雅尤玛一步步走出了失去母爱的心理阴霾,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健康。有一天,王新华查房时,雅尤玛竟用稚嫩的、不标准的中国话说了声:“妈妈,我爱你!”那时,王新华幸福地笑了。
9岁的雅尤玛不知道,她这位中国妈妈是位“拼命三娘”,护理过北京市第一批输入性“非典”患者;奋战过“甲流”疫情阵地最前沿;做完肿瘤切除手术不到3个月就跟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菲律宾,参加了强台风“海燕”灾后医疗救助行动……
有人问王新华为什么如此“拼”,她笑笑说:“因为我身穿军装,就要信守当兵入伍第一天的承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患病产妇的好姐姐
“姐姐,谢谢您!是您让我的家庭重新获得了幸福!”产妇李丽(化名)激动地对王新华说。
李丽是位乙肝患者,当怀孕后公婆得知她患有传染病,非让丈夫和她离婚,为此,小两口天天愁眉不展、以泪洗面,最终决定到医院做流产。
王新华得知情况后连忙阻止:“现在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让你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千万不要放弃做妈妈的权利,让自己后悔终生。”几个月后,李丽在302医院妇产科顺利产下一个7斤重的健康宝宝。出院时,李丽全家特地前来感谢王新华:“要不是您,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得了传染病,我是不幸的,但来到302医院,遇上您,我又是幸运的……”
王新华所在的是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妇产科,除收治健康孕产妇和患者外,还承担着一项艰巨的任务:让传染病妈妈孕育健康宝宝。6年来,有2000多名乙肝产妇在妇产科顺利生产,通过孕期健康宣教、母婴阻断治疗、科学的新生儿护理,98%以上的新生儿成为健康宝宝。王新华也与很多这样的产妇成为好朋友,她们都称她“知心姐姐”。
王新华说她最爱送患者出院,“看着传染病孕妇抱着健康的宝宝走出医院的那一刻,幸福感悠然而生。”
幸福源于灾区老人的“闺女,好想你!”
这句“闺女,好想你”是王新华的母亲蔡桂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每当女儿外出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老人总是不经意地望向家门口,盼望女儿早日平安归来。然而,老人等来的总是女儿的喜报和工作忙不能回家的歉意。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王新华虽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被很多老人亲切地唤为闺女,并时时记挂心间。
“闺女,好想你!我天天盼着你回来看我。”在汶川居住的赵开秀老人不敢相信,她日日念叨的“亲闺女”竟然有一天真的站在了她眼前。
2008年,王新华随医院防治队奔赴汶川抗震救灾,在青都山巡诊时,发现赵开秀老人在地震中受到过度惊吓,瘫痪在床,骶尾部已经出现压疮,苦不堪言。王新华就地取材,把旧棉被改成棉圈,压在老人身下,并教会赵开秀的女儿如何为老人按摩。
王新华离开汶川时,望着依依不舍的老人说:“老妈妈,逢年过节我都会和您联系。只要有时间,我一定回来看您。”
8年过去了,王新华经常给老人打电话嘘寒问暖。赵开秀老人身体哪不舒服都会询问王新华。每次通话,老人还要问问“北京的闺女”什么时候回来。
2016年,作为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代表,王新华来到汶川立即赶往赵开秀老人家中,看望自己的“四川妈妈”,兑现了8年前的承诺。
王新华说:“穿上军装我是一名战士,换上白衣我是一名普通护士。忠诚军人神圣使命,信守南丁格尔誓言,尽其所能治病救人,就会收获作为一名护士拯救生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