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耿兴敏
11月21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从国家卫计委获悉,卫生计生、食药监两部门已协调恢复短缺药品巯嘌呤的生产供应。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临床短缺药品巯嘌呤采购配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抓紧协调组织做好巯嘌呤的采购配送工作,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挂网采购,及时配送,确保供应。国家卫生计生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张锋表示,11月20日,浙江浙北药业已恢复巯嘌呤生产供应,第一批295万片(约可满足临床一年用量)已完成生产检验并做好了发货准备。这也意味着,按照正常流程,有需要的医院11月21日就可以采购成功了。
药品短缺原因复杂多重
巯嘌呤主要用于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等肿瘤治疗,尤其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期维持治疗。
按照今年6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国卫药政发〔2017〕37号),卫生计生部门近两年建立的短缺药品监测网络前期已经监测到巯嘌呤的短缺风险预警。
张锋介绍,今年8月份,国家重点监测的130多个短缺药品中就有巯嘌呤。国家卫计委会同食药监总局等部门对巯嘌呤的短缺情况立即开展了相关信息核查。目前,国内有巯嘌呤原料药批准文号生产企业3家,但仅一家实际在产;制剂生产企业6家,但仅两家企业近两年实际在产。2016年下半年,在产的一家企业因原料药价格上涨过快采购困难停产;2017年上半年,在产的另一家企业因GMP认证停产,上述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巯嘌呤供应出现较大程度短缺。
经专家汇总数据测算,巯嘌呤每年全国临床用量约300万片(总价约300万元),临床用量小,利润不高,生产供应不充分。对于这种差不多一元一片的药剂,显然,市场经济引领下的企业对此生产欲望真的不高。
据了解,探究短缺药品的成因,一是生产性因素(如原料供应季节性,企业少等),二是存在政策性因素,比如低价药、妇儿专科、急抢救药扶持配套政策不完善。另外以前还有机制性因素(如一些医疗机构使用低价药动力不足),当然,并不排除第四个原因——投机垄断性因素,如控制原料、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
至于短缺特征,不同治疗领域都存在短缺问题。专家们总结,局部短缺多,全国性短缺少,各省市、医疗机构间药品短缺种类差异较大;另外低价药短缺多,特别是20元以下的短缺药品占短缺总量的大多数。
面对药品短缺,“对症下药”是关键
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院长雷后兴建议建立廉价“特效药”的可持续供给保障机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好多物美价廉的药物“消失”,来自基层的医生的体会会更强烈。
事实上,面对全球性的药品短缺,发达国家政府都以不同形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介入干预。美国建立短缺药品信息平台,定期发布更新短缺药品清单及相关信息,提前预警并引导行业生产供应。加拿大专门建立开放的药品短缺信息平台,药品短缺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比如政府、企业、医院和患者都可以及时在平台上发布和获取信息。而英国注重发挥政府的居中沟通协调作用,引导不同环节共同应对药品短缺。
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药品短缺问题。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健康中国、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战略部署。张锋表示,卫计委将会同食药监等部门,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会商联动,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体系,尽快搭建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加强供需及时对接,强化生产供应关口前移,尽快实行短缺药品清单内药品及其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切实加大有效生产供应保障力度,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
张锋透露,目前,国家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正在搭建中:“卫计委牵头,包括将建立完善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遍布全国、合理布局短缺药品监测哨点,制定监测程序、范围、时限等工作方案。”
记者注意到,根据计划,其他部委牵头的,包括通过定点生产、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原料药)储备、调用药品储备、支持建设小品种药物集中生产基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鼓励有批准文号的企业恢复生产方式等。
记者了解到,研究制定《短缺药品垄断性原料价格行为指南》,建立失信经营者黑名单制度也在此计划内。
一个多管齐下的应对短缺药品“组合拳”正在聚力而为。
“我们总体目标有个要求,到2017年年底,建立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机制,完善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健全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预警机制和国家、省两级应对机制。”张锋介绍,到2020年,将建立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构建短缺药品信息收集、汇总分析、部门协调、分级应对、行业引导“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机制联动不可少
事实上,目前139种短缺药品中,有27种药品属于“老大难”,而巯嘌呤还不属于“老大难”之列。
据介绍,围绕前期监测到的130多个短缺药品,在制定印发37号文件的同时,卫计委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市场撮合和加强供需对接、协商调剂等方式已经解决了大部分药品的短缺问题。
尽管如此,涉及研发、原料、市场等多种原因,还有一些药品短缺亟待解决,有的解决难度还比较大。比如氨苯砜,原料和制剂国内企业已停产多年,目前临床主要使用慈善捐赠的国外药品,恢复生产难度大、用时长。
张锋表示,下一步加强会商联动机制各成员单位联动,共同发力,突出推进解决一些“老大难”的疑难短缺药品的供应问题。
今年6月27日正式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国卫药政发〔2017〕37号),这是国家层面系统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其他诸多保障举措正在加快进行。
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开展的短缺药品市场撮合试点取得成效。比如,卫计委会同发改、工信、国资委和食药监等部门,近期委托卫生计生委药具管理中心组织辽宁、上海、浙江、山东等12个省份和生产企业,开展了临床必需、市场供应短缺药品鱼精蛋白和青霉胺的市场撮合。经供需双方商议和努力促成,12个省份与生产企业达成了协商一致。企业承诺从今年7月至明年12月,对青霉胺,以79.0元/瓶的价格稳定供货(撮合前各地实际采购价格在80~95元/瓶之间);对鱼精蛋白,以45元/支的价格稳定供货(撮合前各地实际采购价格在45~75元/支之间)。
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让药品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不让患者再为“短缺药”发愁,这个美好的愿望和目标无疑和企业生产利润选择之间存在一个博弈。
“搭平台,保质量,促发展,保健康,我们加倍努力。”张锋说,同时他也呼吁各界,高度重视临床价值,远远比一个价格增长的“百分比”有意义。
“无利可图”压缩救命药生存空间
近日,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必备药国产巯嘌呤片出现药荒。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21日表示,20日已完成295万片巯嘌呤应急生产检验并已陆续发货。
此前,青光眼手术必用药丝裂霉素、治疗心脏病手术必用药鱼精蛋白、患有肝豆状核变性罕见病需长期服用药青霉胺等药品供给频频告急,救命药“喊救命”的状况屡屡出现。据国家卫生部门监测结果显示,约有130种临床药品存在不同程度短缺。这些药品除需求小外,还有一个共性特征——廉价。“无利可图”进一步压缩了救命药的生存空间。
救命药是廉价的,但生命是无价的。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挣钱”的经济“小账”来衡量廉价救命药的价值,而要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多算社会“大账”。
根治廉价救命药反复断供的顽疾不能靠“救火”,曝出一个解决一个不是长久之计,完全依赖市场也不是办法。毕竟救命药对患者属于“刚需”,但各市场环节往往有多种考虑。为此,必须统筹安排,既要快速应对燃眉之急,更应着力建立长效生产、供给机制,弥补市场手段的不足。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廉价救命药应做到追根溯源、全面普查、适时监测,走出信息孤岛,彻底摸清家底。尤其是需要建立药品短缺预警预报机制,将临床必需、短缺后影响大的药品纳入重点监控目录,做到紧缺药清单动态调整,统筹调配。
在解决药企生产动力问题上,要在市场难以实现激励的廉价救命药领域,用行政手段实施有效干预。必要时可考虑为这些药物指定生产厂家,通过财政支持、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等手段,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保证合理供应。
只有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实现“大手拉小手”,才能尽可能有效避免廉价救命药周期性喊“救命”。解决救命药问题,从政策制定到生产销售,每个环节的每个参与者都应该将心比心,时刻怀揣四个字——人命关天。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