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1月1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美丽中国 公众对气候变化保持高认知水平 栾树 突破 第二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爱自然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新《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显示

公众对气候变化保持高认知水平

□ 近半数受访者使用过共享单车,超九成公众支持共享单车出行,一半以上受访者知道家庭和单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发电的用处。

□ 共享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公众采取实际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 “每一个公众、每一个家庭,是促进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低碳试点推广和造就低碳社会的根本驱动力……”

■ 钟禾

月初,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在北京发布《2017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度保持高水平,94%受访者支持中国落实《巴黎协定》,96.8%的受访者支持中国政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为报告撰写了序言,充分肯定了这次调研的作用和价值,认为“每一个公众、每一个家庭,是促进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低碳试点推广和造就低碳社会的根本驱动力。了解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现状,引导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帮助公众便捷地践行低碳生活,是中国发展低碳社会的起点。在这个角度上,可以说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开展的2017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是非常及时、有意义的工作。”

担心度五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这是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继2012年开展全国范围公众气候认知调研后的第二次公众调研。调研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完成,样本量为4025人,覆盖中国内地332个地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特别考虑了城乡比例、性别比例,以更客观地呈现中国公众普遍的认知情况。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介绍:“2012年我们用同样的调研方法开展过首次调研。五年间国内和国际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希望通过新一轮调研更新和完善相关数据,为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以及其他机构,多维度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状况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调研从“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度”“公众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认知度”“公众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认知度”“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执行度”及“气候传播效力效果评价”6个方面展开。数据显示,受访者对气候变化保持高认知度,高度支持政府颁布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

本次调研负责人、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联合发起人王彬彬博士表示:“与五年前相比,更多公众认同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而且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对气候变化的担心度提高了2个百分点,认为自己经历过气候变化影响的人数提高了15%。这说明随着近两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有了更现实的理解,同时,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议题上的公众传播工作也很有成效。”

本次调研的另一个发现是,近半数受访者使用过共享单车,超九成公众支持共享单车出行,超半数受访者知道家庭和单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发电的用处。

王彬彬博士认为:“五年前我国公众就有比较高的气候认知度,但在采取行动方面只有节约用能这类传统方法可以选择。五年后我们看到共享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公众采取实际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也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贡献了鲜活案例。”

数据表明,94%的公众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认同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公众达66%,80%的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表示担忧。

结合最新的国际局势,本次调研专门测试了公众对中国政府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支持度。数据显示,94%受访者支持中国落实《巴黎协定》,96.8%的受访者支持中国政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关键是将意愿化作更多行动

长期研究全球气候治理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指出:“从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得民心的。在当今中国,绿色低碳的议程在中国战略层面的重要性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国际角色正从参与者、追随者,向引领者、引导者过渡。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是最有利于中国发挥领导力的领域。”

王彬彬博士表示:“公众了解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是明确的,关键是如何将意愿转化成更多行动。在认知层面,98.7%的受访者支持在学校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可以从气候变化科普进校园开始,从娃娃抓起。在行动层面,政府鼓励技术创新,有购买力的公众对气候友好型产品又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支付意愿,可以对气候友好型产品进行技术创新,使其更便于公众使用。从这两方面入手,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开展工作。”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唤起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促使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郑保卫在首次调研结果公布时说。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于2010年4月成立,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家致力于气候传播研究与实践的独立智库类机构,致力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国家气候变化传播战略研究。中心成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中心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与支持。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于2012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度调查,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有一定认知,并支持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大多数公众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而且中国已经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危害,这种危害对农村地区居民的影响更大。

2012年,联合国多哈气候大会现场,时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长引用报告数据,肯定中国政府的工作,鼓励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更积极行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