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养女自幼便被养母捡拾并办理收养手续作为监护人,但是养母不仅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反而长期对养女实施辱骂、殴打等家庭暴力行为,强迫其彻夜捡拾废品导致睡眠严重不足,影响休息、学习。且养母还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放任其男友对养女进行暴力殴打,导致养女多次遭受他人犯罪侵害。日前,北京市海淀法院对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申请撤销李某监护人资格一案进行了宣判。该案系北京首例民政部门作为申请人要求撤销未成年人养母监护人资格的案件、北京市首例检察机关出庭支持起诉的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也是北京市首例法院判决指定民政部门担任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案件。专家认为,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教育是公民教育的盲点,要认真思考如何强化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教育,使其法制化、规范化,惠及所有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田珊檑
养女长期遭家暴 监护人资格被撤销
日前,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专门保护室内,小芳(女,未成年人,化名)在司法社工的陪同下,在专门的视频保护技术下,同步参与了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申请撤销李某监护人资格一案的法庭调查。作为案件中的被监护人,小芳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愿。这是海淀区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中采用专门的视频保护技术的创新之举。
小芳自幼被李某捡拾并办理收养手续,作为监护人,李某长期对小芳实施辱骂、殴打等家庭暴力行为,强迫其彻夜捡拾废品导致睡眠严重不足,影响休息、学习。且李某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放任其男友王某对小芳进行暴力殴打,并导致小芳多次遭受他人侵害,处于危困状态。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了解到,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监护侵害行为,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简称监护人)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以及不履行监护职责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行为。
据了解,本案中,李某的行为确属依法应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的情形。考虑到本案中不存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依法具有监护人资格的个人或组织。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为维护小芳的合法权益,综合考虑其本人意愿,海淀法院日前依法判决撤销李某作为小芳监护人的资格,指定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为小芳的监护人。该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一审终审,宣判当日判决已生效。
据悉,此次案件系北京市首例民政部门作为申请人要求撤销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的案件、北京市首例检察机关出庭支持起诉的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也是北京市首例法院判决指定民政部门担任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案件。
检方出庭起诉 民政部门监护
去年,经好心人报案,北京市海淀区公安机关就小芳被害案立案侦查,并根据《意见》下达紧急庇护通知书,及时将未成年的小芳带离监护人。2016年10月开始,西城区民政局所属的西城区救助管理咨询站作为临时庇护机构,对小芳给予了临时监护、生活照顾、学习帮助等照顾。
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副庭长张莹告诉记者,西城区救助管理咨询站对小芳进行了很好的临时监护和照顾,小芳不愿回到以前的生活,强烈支持申请人西城民政局提出的撤销其养母李某监护权的法律诉求。同时,庭审中,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作为小芳被害案的公诉机关就本案支持起诉。这也是全市首例检察机关就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支持起诉并参与庭审的案件。海淀法院创新庭审形式,在申请人一侧靠近审判台位置,专设支持起诉人席位。
“尽管有检察机关出庭对申请人的起诉予以支持,但在民事诉讼中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都是平等的主体,法院审理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出公正的判决。目前从各方反馈意见来看,判决结果也得到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专业人士的支持与肯定,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 张莹说。
接受法官抚慰 养女情绪稳定
近日,记者从西城区救助管理咨询站了解到,有专业的社工、心理老师等负责照顾、开导小芳,目前小芳情绪状态较好,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张莹介绍,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立即开展对小芳的探访调查和心理抚慰工作。承办法官为了解小芳的生活近况和个人意愿,到小芳接受紧急庇护的场所西城区救助管理咨询站登门探访,并专门邀请北京市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一同前往,帮助小芳走出童年的心理阴影。在法官通俗、耐心地释法说理下,小芳也理解了本案诉讼对其未来生活的意义和影响。小芳明确表示愿意出庭参与诉讼,勇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小芳不想再面对李某,想和过去的种种不愉快‘一刀两断’,心理专家及时洞察了小芳的这些心理顾虑,对小芳予以心理抚慰和支持。考虑到小芳的个人意愿,为使其免受二次伤害,我们采用专门的视频保护技术,确保其在不直接面对李某的情况下,到庭发表个人意愿,最大限度地行使未成年人参与诉讼的权利。” 张莹说。
保护未成年人需多方合力
记者了解到,此次案件中,小芳能得到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得益于多个部门,多种团体共同努力。报案一年多来,各部门多次研讨、协调部署对小芳的救助行动,形成合力,做到了全方位的高效保护。
“此次案件展现了法院的创新举措与人文关怀。”“各部门相互合作,使得小芳得到了有效救助,希望以后继续携手‘作战’!”网友们纷纷为本案点赞。
“此次案件是多部门协作的结果,希望今后各部门能继续协作,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张莹告诉记者,为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保障更多处于诉讼困境中的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海淀区人民法院向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致函,希望以此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张莹同时表示,为保证案件效果,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案件审理完成后,通常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判后延伸帮教工作,如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必要的物质救助,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关颖认为,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教育是公民教育的盲点,要认真思考如何强化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教育,使其法制化、规范化,惠及所有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姚建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