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0月2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周刊 曹树才 许厚碧:你是我的眼睛,我是你的双腿 注重家庭 从了解家庭开始 留守儿童户外体验乐融融 家庭居住空间对人心理产生怎样影响?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居住空间对人心理产生怎样影响?

□ 胡扬

住房是关系民生大计的重要问题之一。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分析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立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背景,揭示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财富和社区环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改革开放前的“无”到改革开放后的“有”

西方的研究表明,狭窄的居住空间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然而,与西方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由于多代同居的传统,重视大家庭生活和集体主义的文化偏好,以及集体化的住房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住房政策和传统文化偏好降低了人们对空间的期望,并“缓冲”了狭窄的住房空间所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加剧,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住房压力加剧。同时,人们的个体意识越来越强,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逐渐被重视,以及多代同居向核心家庭模式转变,城市居民产生了新的住房偏好和空间期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产市场逐步私有化、商品化,这也催生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购买欲望。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居住空间带来的心理体验因人而异:“空间”的主观性与相对性

研究发现,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随着家庭财富和社区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狭窄的居住空间对人的心理影响和主观体验,可能因家庭和社区而异。综合来讲,相对于来自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居民而言,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那些来自富裕家庭和社区的群体中表现更明显。

研究发现,居住空间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富裕家庭群体中似乎体现得更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富裕人士往往有更高的空间期望。同时,富裕人士往往会在更富裕的社区购买更昂贵的住所。这可能会迫使他们为购买其他住房属性(如住房地段、小区环境、配套设施等)而牺牲对住房空间的期望和需求。随着中国城市房价节节攀高,以及人们购买住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富裕人士在这种多重住房期望“挤压”下经历的不利心理影响或会变得更加严重。

作者探讨了人均居住空间如何随着社区贫困率的不同而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贫困大大“缓和”了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而那些来自富裕社区的人们倾向于拥有更高的空间期望。

研究指出,社会经济不平等下的“蜗居”与人的心理健康的关系描绘出了城市住房问题的双重“危机”。一方面,为了促进房屋消费,地产商不断构建和强化宽裕居所和其背后的象征性社会地位,使相对富裕的家庭和社区居民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提高;而住宅地产市场的白热化和不断攀升的房价却使得虚高的“空间需求”难以被满足,危害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在相对贫困的家庭和社区,个体心理健康看似并未受狭小居所的影响。然而,贫困家庭和社区对于“蜗居”的“正常化”和对住房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常态化”反应或令人担忧。

(本文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办公室特约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