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华说,“你跟女企业家在一起,感受最多的是炙热和温度。”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我们那时候不叫创业,叫下海。”在近期的一场女性创业论坛上,说起这句话时,身为依文集团董事长、中国手工坊创始人的夏华,记忆被拉回到1994年。那年,她辞去中国政法大学老师之职,作别了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铁饭碗”的工作,气得父亲两年没跟她联系。
“我只是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父母也能从大山里走出来过上好日子。”这是夏华第一次创业。这次创业,她只做了一件事,把自创的五个自主品牌带到了中国时尚界的高端。
15年前,从大山中走出的夏华,又主动走进大山,开启了第二次创业。这次,她希望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夏华自称是个要强的人,从不轻易掉眼泪。尤其是公司里有很多男性,她更要镇得住脚。她要让手下的员工知道,哪怕天塌下来,也有她顶着。然而,在第二次创业期间,不爱流眼泪的夏华,情难自已,三次流下了眼泪。
无奈之泪——
艺术珍宝被认为是“凡物”
带着对艺术的美好追求,夏华来到了贵州。看到妇女们绣的花纹,她像捡到了宝似的,“这是最纯真的美。”她激动地向这些妇女们诉说着这些绣花的艺术价值,而回应她的却是麻木。
这些大山里的妇女,从小看着自己的母亲如此劳作,长大后自己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坐在绣布前,做着针线活。“自己绣的花能挣钱?”“要带我们去北京?”这些说辞在绣娘们听来既滑稽又渺茫。观念不同,再加上语言不通,即便曾在大学教了五年书,夏华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绣娘们信服。
在夏华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后,绣娘们还是一个个回家了。望着绣娘们远去的背影,夏华无奈地哭了。
“我该从哪做起,把这些刺绣变成一个商业模式?”无奈之余,夏华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欣喜之泪——
“绣梦工坊”串起散落珍珠
女性创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坚韧,越是面临挫折的时候越是勇敢。这点在夏华身上得到了印证。
夏华第一次带团队到贵州大山时,当地交通不便,不通车,他们下车后整整走了一天才到村子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夏华停下脚步,她带着团队走进一村一寨搞培训,一下子坚持了十五年。
第一次做培训时,为数不多的几个绣娘大半夜起床,摸着黑,稀稀拉拉赶到现场。尽管培训期间,夏华给她们提供了住宿,但因风俗习惯,当地的男人不允许自家女人外宿,很多时候,男人们夜里又偷偷地把自家媳妇领回了家。随着越来越多的绣娘跟着夏华赚到了真金白银,如今绣娘们成群结队地去培训,场面着实壮观。
在做培训的同时,夏华开始把一个一个“绣梦工坊”建在山村里。她以“发现、整理、创新、应用”的精准扶贫模型,对贫困绣娘培训到人、订单到户,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使这些大山里的绣娘们以“绣梦工坊”为单位,获得永久脱贫的能力。如今,在贵州大山里已有上百个“绣梦工坊”。
夏华就像大山里的拾荒寻宝者,每到一处,就把散落在各家各户的“艺术珍宝”收集起来。她把每一位绣娘绣的花样梳理出来,做上记录,最终汇聚建成中国文饰及工艺数据库,并将其变成有知识产权的样本。目前在中国大山深处建立了13座手工艺博物馆,整理了3000余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展示着5000多位中国绣娘和她们的手艺。
看到这一数据库成型的那天,夏华激动地流下眼泪。她知道,这些淳朴艺术家手中普通的绣活,将会变成全国乃至全球的美学经验。
欣慰之泪——
穿越万里带绣娘走进伦敦
“当全球设计师和这些大山里的绣娘们在一起时,产生了别样的美丽和惊艳。”九月中旬,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庆祝中英建交45周年”主题活动上,夏华带着绣娘穿越9000英里现身伦敦秀场时,终流欣慰之泪。
伴着《穿上阿妈的绣花衣》的歌谣,四名来自黔东南大山里的绣娘安静地坐在秀场上,专心地做起日常的针线活。她们身边,模特们正穿着以中国刺绣元素为设计灵感的时装、戴着中国元素的配饰,上演东方时装之美的视觉盛宴。绣娘们的美学密码开始影响世界。
15年前,大山里绣娘们的日子就是“养鸡、养鸭、抱娃、绣花”;而15年之后,她们过上了“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快乐日子。
“我畅想着,五年后也许10万个绣娘出现在我们平台上。在她的家乡,在家里,用她自己的方式让自己活得更尊严、更体面。”夏华有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