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人》,2014
《我拒绝隐瞒》,2010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尼日利亚裔美国艺术家妮基德卡·阿库尼丽·克罗斯比(Njideka Akunyili Crosby)是这两年闯入国际艺坛的一匹“黑马”,不仅在各类展览和艺术赛事中频繁亮相,更在近几个月苏富比和佳士得这类国际拍场的价格排行榜上直线飙升,赚足了艺术圈内圈外人的眼球。2016年9月29日,克罗斯比的一幅名为《无题》的作品在苏富比以9.37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而之后不到两个月,她的另一件作品《沉溺》就在11月的纽约拍场拍出了110万美元(高出预估价三倍);2017年3月7日,在伦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晚拍中,《美丽的人》以251.7万英镑成交,高出预估价四倍,并超出了她于2016年11月创造的个人拍卖纪录的三倍;而《我拒绝隐瞒》则于5月17日的佳士得拍卖中又拍出了264.75万美元的高价。与此同时,《话题》和《哈马顿雾霾》也以百万美元的价格落槌。
克罗斯比的成功当然得益于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哈默博物馆以及伦敦维多利亚·米罗画廊等著名艺术机构的推介,但更重要的还是靠其独具个性的艺术创作。克罗斯比的艺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产物,她的新移民身份也体现了跨国界的特点。
克罗斯比1983年出生于尼日利亚的埃努古,她的父亲是一位外科医生,母亲是一名药剂师。按照父母制定的人生规划,她应该同其他尼日利亚上层阶级家庭的孩子一样,去西方留学并最终从事医学、工程学或法律等体面又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克罗斯比16岁到了美国后,却“遇见”并爱上了艺术,她先是在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取得了学士学位,又于2011年在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她的创作根植于西方古典学院派“写实”传统,同时融入了她本人对整个西方艺术史的理解与思考,她的这种具象“写实”是经历了西方现当代艺术洗礼的“另一种传统”。
克罗斯比在她大型的个人化的肖像画、室内画和静物画中,展示了她的非洲家庭成员,她的邻居和朋友,她的美国丈夫(也是他的大学同学)以及艺术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时刻——用餐、躺卧、交谈或者聚会。组成这些“形象”的元素,是她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例如在尼日利亚和美国两地拍摄的照片、从报纸、生活杂志或互联网获得的图片等,她通过拼贴、转印手法,结合丙烯、木炭、蜡笔和彩色铅笔等综合媒介,创造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纹理图案,这些以多种媒介混合成的画面,帮助她形成一种带有个人标识性的叙事方式。这些“隐匿”于画面背景、植物和人物身体和衣服上的各类细节,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的所有信息,因此,克罗斯比的绘画看似日常私密,事实上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种族关系、宗教信仰、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等,旧世界和新大陆交织在一起,看似温和平静,实则充满了挑衅意味,她将各种各样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用西方肖像画和静物画的形式讲述了一系列纷纭复杂的国际化故事。
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博物馆馆长哈利·菲尔布里克认为,“克罗斯比的艺术是一种真正跳出了我们视野的国际主义,她运用完备的技术,创作出了极为复杂和美丽的作品。她正在处理与我们今天密切相关的问题——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谙熟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的克罗斯比,将纳比派代表人物爱德华·维雅尔的平面性的室内装饰,演变成了各种关系的“接触和融合区”,她运用多种媒介创造出的多重混合的现实主义风格,代表了当代绘画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