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几天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学工部处副部处长李峰的电话突然变成了热线。
“校友群里的同学纷纷发来链接、打来电话,问我是真的吗,为什么当时在学校都没听说。媒体采访也纷至沓来。”这位毕业于中国科大、如今在校学工部处负责贫困生“隐形资助”工作的年轻教师一一回复:“为了保护受助同学的自尊,除了受助者本人、学工部负责老师和班主任,几乎没人知道”。
7月初,“隐形资助”——这项已经在中国科大实施了13年的工作,因为知乎上“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故事”问题下,一名来自中国科大网友Shannon的回复而广为人知,并收获了41万多个网友点赞。
Shannon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科大求学时的经历。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不好,Shannon特别节省,每天在食堂吃饭不超过6元钱。“意外”却在几个月后出现,突然有一天,Shannon收到了来自校园一卡通管理中心发来的邮件,“让我去领取360元生活补助”。一直把自己家庭贫困状况“隐瞒”得很好的Shannon,以为是学校弄错了。询问中,学校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Shannon瞬间热泪盈眶:“学校会监测每个学生的一卡通在食堂的消费情况,如果每个月的消费低于200元,就会自动给打生活补助。”
“既暖心又很有智慧!”“很有人情味!”Shannon的故事下,网友们热烈回复、点赞。
事实上,在中国科大,这样“低调而暖心”的“隐形”资助方式,从2004年9月就已开始,截至今年6月,已资助贫困学生超过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逾600万元。
“以学生在食堂的消费记录为基础,通过程序统计和运算,‘静悄悄地’为尚未纳入‘贫困生数据库’的贫困生发放补助,目的在于让他们更有尊严地接受帮助。”7月14日,李峰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何想到通过监测食堂消费数据“筛选”贫困?
李峰老师向记者讲述了校学工部工作的前辈记录在册的一个真实案例:中国科大统一更换校园一卡通后,在2003年已经可以监测校园食堂消费数据。一次数据分析后,有老师发现,一名女生当月在食堂消费88次,却总共只花了不到60元。“他们没有忽视这次意外的发现,通过与班主任核实、本人谈心,了解到这名女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但觉得学校肯定还有很多比自己更贫困的学生,应该把受资助的机会让给其他人,入学时就没有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李峰说,学工部前辈感动之余,也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个案,继而通过每月的监测、数据分析和救助模型设计,最终在2004年9月开始学校的“隐形资助”项目。
其实,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早已是中国科大一贯的做法。“有的学生在一入学的时候就提交了贫困生证明材料,只要按国家政策通过认定,学校就把他们的信息纳入家庭经济困难生数据库,学校会通过设置奖、贷、助、补、减、援、勤等几个方面项目给予资助。”李峰介绍,“但总有学生因为自尊心太强,希望把受资助的机会留给别人,或是入学很长时间后才由于各种突发状况导致家庭突然贫困等原因,在开学之初的认定过程中没有进入数据库,所以学校会通过数据分析随时更新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如果高调公开资助,对他们的自尊心又是无形的伤害。因此,2004年9月首创‘隐形资助’,也是对原有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益补充。”
当然,如果仅仅依据消费记录,在学校食堂消费少就可以获得资助,这也有可能会让不需要帮助人的钻了空子。“为了保证资助的精准,我们在摸索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严谨的算法”。李峰介绍。
要想知道一名学生消费是否偏低,至少有三个数据需要参照:一是学生平均消费次数,如果其他学生平均每月在食堂吃饭90次,而这名学生只有30次,那么可能只是因为不喜欢食堂的饭菜;二是学生在食堂的平均每餐消费金额,如果别人一顿饭只花10元,一个月花了1000元,而这名学生虽然只刷了1顿饭,但一顿就是100元,那可能也不是贫困;三是固定次数的学生平均消费金额,比如这名学生这个月消费70次,那就找出其他所有同样消费70次的学生,算一下这些学生每餐平均消费多少。经过以上数据参照生成学校每月隐形资助的预警线和资助名单。最后,仍要通过班主任复核确认。如果班主任发现同学并不是家庭经济困难也不发补助。
“一整套的运算、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和核实之后,可以较为精准地判断学生真实的经济状况,判断是否将之纳入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学校再默默与之联系,除发放生活补助之外,纳入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的同学也会得到至少一项大额资助。”李峰说,每个月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更新贫困学生数据库,也能保证学校出资的“隐形资助金”可以真正及时帮助有需要的贫困学生。
几年来的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受“隐形资助”贫困生内心的“被尊重感”让李峰引以为傲。一周前,一名受到资助的学生跟他聊天时说:“‘隐形资助’让我感觉可以和周围同学平等相处,没有‘贫困生’的标签感和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