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7月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周刊 儿子拒承家业上法庭 父母输在哪里? 侗族大歌传唱幸福生活 享受“二人世界” 的老人更幸福 赤峰市家庭文明建设“接地气”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官美家庭:

侗族大歌传唱幸福生活

胡官美全家同唱侗族大歌。 杨希/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正月好风光,山水多明亮,林中布谷鸟,‘布谷,布谷,把歌唱’。榕树长新叶,生活奔小康,旧貌换新颜,村村寨寨喜洋洋。”胡官美的侗族大歌一亮相就技惊四座,它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犹如浑然天成。

“我要把我所会唱的歌都传给孩子们,让更多的侗歌一代代传唱下去。”这是胡官美的最大心愿,因为“歌就是智慧,就是文化”。胡官美的家乡——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宰荡村是“侗族大歌之乡”,从小深受家乡侗族文化熏陶的胡官美对侗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侗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即便是最穷时,胡官美也没想过外出打工,她留下来给留守的姑娘、大婶们教歌,“我要再不教,侗歌就没了”。

“我父亲曾是侗乡赫赫有名的老歌师,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听歌、学歌,之后就在村里教授侗族大歌。”虽然遇到过很多困难,但胡官美依然坚持一边学歌、一边唱歌,一边对歌、一边传歌。

如今,胡官美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培训,让孩子们学习、传承侗族大歌。而在侗族地区,歌师教的不仅仅是歌还教怎样做人。诚信做人、尊老爱幼是胡官美每堂课的前奏曲,教完之后还要给孩子们讲一个有关中华美德的小故事。

“现在,我的学生已经有200多人。”胡官美每天晚上去古楼里教孩子们唱歌,无暇顾及家里的事。为了不让胡官美分心,老伴主动承担了田间劳动、做家务、种菜等很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

老伴既是家中的顶梁柱,也是她的“贤内助”,更是胡官美用心教歌、教育孩子的坚强后盾。在这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不仅对邻居热心,对每一个外来游客更是非常热情。2015年3月,北京两位游客来到宰荡村,听了悦耳的侗族大歌后,一心想要学习侗族大歌。

胡官美一家知道了她们的意愿之后,主动请她们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6个多月。“我这样做不为其他,只想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带动更多的侗族人热情地对待每一个游客,让更多的人喜欢侗族大歌。”

胡官美的两个女儿杨秀珠、杨秀梅,是她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无论是2006年青歌赛上获得原生态唱法银奖的蝉之歌组合,还是2008年摘取第十三届青歌赛合唱类铜奖的侗族大歌组合,两姐妹都是其中的得力干将。胡官美的大女婿、儿子和儿媳也是唱侗族大歌的好手,她一家被称为侗族大歌之家。

2007年,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胡官美“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12年,胡官美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2017 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仪式上,胡官美家庭唱起了侗族大歌,歌声一起,全场掌声不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