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6月2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领导干部性别意识与实践差异及其提升策略 偶然中包含了一切:海伦·弗兰肯瑟勒的绘画 性别文化与现代中国男作家叙事中的女性书写 在碎片世界中构建女性主义哲学梦想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6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碎片世界中构建女性主义哲学梦想

阅读提示

近日,柏林自由大学举办“女性主义多样性未来:在碎片化世界里的挑战、矛盾和乌托邦”会议,为将于2018年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女哲学家学会第17届研讨会”做准备工作。会议一致同意将“国际女哲学家学会第17届研讨会”命名为“全球化时代的女性与哲学:历史、现在与未来”。会上,来自“国际女哲学家学会”理事会的成员就现象学和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性/性别差异”及主体性、主宰和时间三个维度中的“解放”概念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2017年6月16日~17日,柏林自由大学性别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小型学术讨论会。会议组织者苏珊·莱托教授把这次讨论会命名为“女性主义多样性未来:在碎片化世界里的挑战、矛盾和乌托邦”。我问她为何使用“乌托邦”一词,因为在中国学者眼中,乌托邦常常与幻想,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她说,在德国,乌托邦的意义是正面的,说明人们有梦想,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这次讨论会举办的目的是为2018年将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女哲学家学会第17届研讨会”做准备,发言者大都是“国际女哲学家学会”理事会成员。

霍尔塞马“性/性别差异”研究对传统父权制思维的超越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安妮米·霍尔塞马的发言很有新意,她基于女性主义现象学,从“客体化”(objectification)概念入手讨论“性/性别差异”问题。她看到,在当代哲学中性(sexuality)通常与道德相关联。性问题也是女性主义哲学的主题,但学者们大多从负面把它推向极端,例如强调色情、性暴力以及女性的客体化。然而,当代现象学思想家,例如萨特、波伏娃等人对于性问题的看法却不同。霍尔塞马试图强调现象学能对性问题的道德讨论作出贡献,否则人们便难以意识到性问题的特殊性,甚至拒绝讨论这一问题。

纵观西方伦理思想史,康德是一位对性持反对态度的典型代表,在他看来,在性关系中,一个人被客体化了,成为另一个人的爱欲对象。而在女性主义分析中,这个被客体化的人通常是女性,因而一些女性主义学者,如麦金农、努斯鲍姆等人主张用康德的客体化概念批评色情和性压迫。然而霍尔塞马的看法却不同,她认为基于对性体验的现象学分析,不能把客体化看成性的本质特性,客体化也并非特指针对女性的欲望,它实际上是男女双方的共同体验。

20世纪以来,关于身体的哲学讨论呈现出两个趋向:现象学和女性主义理论。从前者来说,性严格说来不只是身体性的,或者仅仅关乎生殖器官。它是一种意向性(intentionality),不仅指有特殊的意愿和内在目的,也代表意识与世界之间的关联,这种意向性可以把某人感知为性吸引力。在性行为中,一个人通过欲望和爱而存在。性欲望实际上是对某人赋予特殊的意义,是一种能把世界改变成性与性别世界的奇迹。性欲能够渗透到整个人的知觉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对爱人敞开身体,形成主体间性(intersebjectivity)。

女性主义理论更多地讨论缘身性和与身体相关的身份问题,例如性别、老龄和种族问题等等。然而,女性主义现象学的身体观有其自己的独创性,例如波伏娃认为性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体验,性关系不能根据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的模式来解释,而是包括了不同的可能性。这种关系并不必然采取主奴模式,并能使双方获得快乐。

仔细想来,霍尔塞马的研究代表着女性主义哲学超越传统父权制思维的进步,这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不再以主客体关系以及客体化概念阐释性关系,而代之以主体间性,并对这一概念赋予新理解,即它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二,不再如同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初期那样,把性问题推到负面极端,而是试图对它进行更为丰满,多面性的分析;其三,不再避讳对性问题的讨论。

对于当代女性主义学者来说,性与性别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人类关系的雏形,性在女性主义哲学中具有支点意义,以此出发进行思考会带来许多观念上的改变。提问环节我给霍尔塞马提出一个问题,认为也不能一概否认使用“客体化”概念分析性关系,因为它有利于解释和分析针对女性的性压迫和性暴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她所研究的是一种理想的、没有性别压迫的性关系,人们能通过这种关系自由地呈现自身,彼此分享快乐,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完整的结合体。她思索片刻回应我说:“这的确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重要问题”,并表示自己会从这个角度进行进一步思考。事实上,我本人的研究,甚至整个女性主义哲学发展也会遇到相似的问题——我们在一个破碎不堪和不平等的世界中生存,仰望星空畅想美好的明天和未来……有时,这种形而上学超越让我们激动不已,瞬间忘却更为艰难的工作是如何铺设通往美好明天的道路。

苏珊·莱托对“解放”概念的重新阐释

德国自由大学苏珊·莱托教授发言的题目是“重新思考解放:主体性、主宰与时间”。她认为在政治语言和理论中,“解放”是一个最模糊的概念,它既关乎克服所有形式主宰的希望,也关乎模糊的理性、进步、平等和自由概念以及与之伴随的未尽的乌托邦。

莱托试图借用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历史学家的德国学者莱因哈特·科塞雷克的概念史研究方法阐释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解放”概念。科塞雷克认为,概念是一个能捕捉到多种含义的观念,它所表达的意思取决于被使用的语境。他认为解放概念的三个历史发展有助于形成当代的解放概念:一是把解放反思性理解为自我解放;二是把解放概念政治化(politicalisation);三是把解放理解为暂时性(temporalisation)概念。相应地,莱托也从主体性、主宰和时间三个维度讨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解放概念。她批评了仅仅基于进步、主体性、理性来理解解放的哲学传统,并引用女性主义哲学温蒂·布朗的观点,说这等于“在一个破碎的现代叙事中,变出未来解放的戏法”。她还引用弗雷泽的理论强调,解放是一种超越新自由主义市场化和国家父权制的政治策略。为此,莱托也建议当代女性主义理论重新阐释权力与主宰,以便克服各种性别主宰形式被文化化(culturalisation)和种族化(racialization)的趋向,认为一种未来趋向的解放概念应当被重新塑造,以免回归到线性的历史概念中。

莱托的研究也让我想到,在那些最常见的、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的概念中存在着许多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例如,如果说女性主义奋斗的目标是“女性解放”,而依据后现代主义思维,这种“女性解放”中存在诸多争议,如什么是女性?如何理解解放?解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中有什么含义?人类是否有一个统一的解放目标?我们对于人类未来的“解放”有什么期待?表面上看去,哲学把许多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有人会以为哲学家的日常工作就是无中生有地制造困境和矛盾,但深入思考后人们便不能否认,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概念的提出和澄清的确需要进行哲学分析,这或许就是女性主义哲学发展的主要目的。

令人高兴的是,我提议把明年将要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女哲学家学会第17届研讨会”命名为“全球化时代的女性与哲学:历史、现在与未来”,立即得到理事会成员的一致认可。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博导)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