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帆
精准扶贫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许多地方取得很大成效,但在有些偏远地区,扶贫工作开展得并不十分顺利,其原因很多人可能很难理解。
比如西部某省的地方政府自2015年起就在一个偏远的传统村落推行了金融精准扶贫项目,即向村内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万元以下的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支持。该贷款通过对贫困农民进行信用评定,政府通过贴息、担保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解决贫困农民贷款难问题。但该村村委会主任向我们提供的数据显示,村内20户贫困农户中仅有3户申请了贷款,不足六分之一。
在我们的印象中,许多贫困农民时常抱怨发展产业缺少资金,那么,这个传统村落的贫困农民为何会拒绝金融扶贫呢?我们走访了几户满足条件但不愿申请的贫困户,其中一户贫困农民表示自己的确缺少购买农机具及建畜禽圈舍等资金,但他依然未提交贷款申请书。他说:“每次看到那些贷款的申请表格,我就发慌,我要是签了字,万一今后还不起款,是不是要去坐牢?”其他几户贫困户反映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他们均强调贷款“风险太大了”“失败怎么办”“害怕赔不起”等关键词。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贫困户如此胆怯?他们是极端个案还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我们经过调查分析认为,一些农民的保守和畏惧风险的心理,主要是在长期的传统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传统农业生产是一种极其脆弱的经济,自然条件的恶劣、天灾人祸、市场变化等客观因素均会导致歉收甚至绝收,给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压力。这就使得一些农民对贷款发展农业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心存畏惧;另一方面,长期受农耕文化影响,一些农民基于自身的条件和对各种不测因素的估计,对自己生产生活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多有担心。他们认为任何新的尝试都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基本生存,因此,他们宁愿维持现状也不愿意冒任何风险,即使是有诸多优惠条件的贷款,他们也不敢接受。综上所述,在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农民的致富欲望和潜能被抑制,对所有风险性行为,都不敢去尝试,甚至排斥,这正是上述地方实施金融精准扶贫遇到的最大障碍。
所以,我们认为,扶贫还得先扶志。精准扶贫工作不应该仅以经济标准来理解农民的贫困,也不应该仅以经济的手段去改造贫困农民,而应该从文化、心理层面考虑农民的处境,针对贫困农民的文化心理开展扶贫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让他们摒弃具有深层惰性的文化心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只有这样,扶贫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系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