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6月8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周刊 智活 我家“珍物”:独一无二的温暖陪伴 裤脚开个叉,今夏最吸睛 岁月的勋章:外公的手作圈椅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家“珍物”:独一无二的温暖陪伴

编者按

李宗盛曾说:“时间是最伟大的魔术师,光阴流转,让再平常不过的物件变得隽永风流。”

做老物件这个话题的起因是看到《珍物》这本书,还有在朋友圈里看到安妮展示的“姥姥的化妆箱”。几乎同时,又看到一组瑞典女艺术家 Ulla-Stina Wikander为家里的老物件穿上新衣的图片,被她装扮的“旧物种”有缝纫机、熨斗、电话机、滑冰鞋,还有童年的玩具……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家伙”,如今看起来如此亲切动人,勾起我们内心无限涟漪。

的确如此,时光飞逝,只有那些平凡“珍物”默默地陪伴着我们,暑来寒往安度春秋。只要你不离,它们便不弃。正如李宗盛所说:“等我更老了,我的珍物会是身上的老人斑。那是时间专属给我的,平凡却无价的岁月的勋章!”

在更新换代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老物件”就像一个智慧的老者,安然不动地端坐在家里的一角,时不时地提醒我们:慢下来,好好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因为那些用“旧”堆积起来的灵感和真情,是美好的曾经,是温暖的记忆,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独一无二的风景。在这光阴似箭的日子里,回望并触摸它们,可以唤醒我们内心的那份暖意,开创生活的无限新意。

用平凡“珍物”,打造温情家趣

安妮姥姥的化妆箱

捡来的水缸

杨丽萍的“珍物”,妈妈的菜篮子

家之所以为家,就是有那些温情的物品,让你牵情挂肚。“珍物”,即回忆。那些平凡“珍物”正是我们扎根生活的证据。而回望人生旅程,正是那些平凡事物连成了我们生命的珠链,那是生活的馈赠以及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印记。

■ 中国妇女报 中国女网记者 胡杨

“时间是最伟大的魔术师,光阴流转,让再平常不过的物件变得隽永风流。”李宗盛如是说。

最近看到一本叫作《珍物》的书,它会集了国内100位文艺界名人,每人写一件他们家里的“珍物”,李宗盛、贾樟柯、谭盾、杨丽萍、叶兆言等纷纷登场。

女儿的乳牙、情书、菜篮子,李宗盛、杨丽萍的“珍物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名人们娓娓道来的那些“珍物”,没有一样是所谓的贵重物品。比如李宗盛写下的“珍物”清单——温情如女儿的乳牙、口水巾;甜蜜如热恋时的情书,生日时收到的一双胶鞋;感恩如儿时家里用过的汤碗,娘亲给自己缝制的内裤;随性如17年前在外地录音时路边捡的石头;失意如高中联考二度名落孙山的成绩单……

而舞蹈家杨丽萍的“珍物”,居然是她妈妈用过的菜篮子。竹编的,底部是方形的平底,放置时很稳,提手的长度刚好适合挎着。“篮子里要有我的东西才像样,我要自己整理的。”杨丽萍重视篮子的使用状态,当这个器物里,盛放的是她自己的东西,按照她的意愿摆放,那才是她的篮子。而这只普通的菜篮子已经跟着杨丽萍走了不少“秀场”。于是我很怀疑:今年流行挎着菜篮子上街,是不是借了杨丽萍的“东风”?

在《珍物》序言中,李宗盛坦言:“是的,我承认,我就是那种习惯留东西的人。于是当被邀请对这些对象的其中一些做描述的时候,我乐观极了。我的确有乐观的理由!家里到处都是这样的东西。随手挑一件就足够吹嘘半天,写一篇文章实属等闲。何况这些年我的珍物有增无减……”

捡来的水缸、姥姥的化妆箱,“珍物”是我们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印记

我特别能理解李宗盛面对身边平凡“珍物”的那种心情与心境,因为此刻我抬头可见阳台上的那些花儿们,就可以随便说出每一盆花的来龙去脉。

那盆正开着白色小花的六月雪,是某年我骑车去花市买“蓝雪”时不遇、退而求其次买下的;还有那棵小榕树,它们一起来我家安营扎寨;那尊盘腿而坐的木象,是我结束柬埔寨之旅时在金边机场买下的。虽然400多元人民币有点儿贵,但是在日后的时光里,它随着岁月流逝而熠熠生光。

还有,阳台上那只朴拙的水缸,是前几年的某天,我在外面捡回来的。它有着粗糙的沙砾外表,荷叶边形状的缸沿儿,鼓鼓的肚子,见之我就感叹:怎么有人把这么好的东西扔了?

我如获至宝地把水缸搬回家,放在阳台上,可以盛水、浇花。这季节刚好买来铜钱草放入其中,绿油油的,夏风掠过,眼前顿时一片荷叶田田的美景……

正如李宗盛所言:“我认真地想,等我更老了,我的珍物会是身上的老人斑。那是时间专属给我的,平凡却无价的岁月的勋章!”

的确,那些平凡“珍物”正是我们扎根生活的证据。

那天微信好友安妮,展示了她姥姥的化妆箱。她写道:“文革时期家里损失了不少老物件,唯独这件完整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它是姥姥当年的嫁妆之一,是用于涂抹脂粉及照镜梳妆的小型家具,卯榫结构的巧妙运用,不仅满足了视觉美感,还能使其长久耐用。由衷地感叹中国古老文化的智慧。现在拉开小抽屉仍然可以存放脂粉、头饰、珠宝等物。听姥爷说,一直到清代才有了这集梳妆、储藏、照镜为一体的梳妆盒。幸运的是,多年前这件老物件传到了我的手里,每次拿出来用核桃油擦拭的过程中,仿佛都是不断与家人、过往生活、情感的又一次重逢。”

说得真好,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久别重逢。与亲人,与过往。而回望人生旅程,正是那些平凡事物连成了我们生命的珠链,那是生活的馈赠以及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印记。

寻找一个平凡“珍物”,顿时让你重返美好

为什么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的日子却越过越枯燥无味?大家追求活得精彩,以为拥有更多、更新换代越快,就越接近幸福。其实精彩与幸福跟“钱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而某种程度上说,跟速度成反比。“一个慢行者,有的是时间,去抵达。”

而平凡“珍物”代表的正是岁月的沉淀和美好的情趣,它们时刻提醒我们要惜物惜情。无疑,被收藏在家里的“珍物”,会构成一个不断鼓舞我们的精神空间。

家之所以为家,就是有那些温情的物品,让你牵情挂肚。当你在家觉得“寂寞空虚冷”的时候,环顾四周,找一个“珍物”,顿时返回美好。

心动不如行动,尝试寻找一件“珍物”。“珍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祖传珍宝到一件旧家具,或者是旅行时带回来的一个纪念品,甚至是一片落叶,一张相片,一只座钟,一本在人生不同阶段阅读后都有不同感悟的书,一张孩子克服困难后取得的成绩单,一件全家人一起动手做的手工作品……对你来说珍贵而有意义,且看到它时,内心会泛起涟漪或涌起某些美好的感受,那么它们就是值得收藏的“珍物”。

你可以为“珍物”在家里寻找好地方,相对平整的物件可以裱起来挂在墙上,体积大或造型不规则的东西则可放在玻璃展示柜里。当然,更多“珍物”还有实用价值,那么就让它们继续完成使命。一切随心,不必刻意。

你给予生活仪式感,生活才会回报你美感。人生到底是什么?最好的回答也许是:在你离开人世间时,脑海里那些值得留恋的回忆。“珍物”,即回忆。

有趣也许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但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每一天。而“惜物惜情”的美好传统,必将让你的生活日新月异,锦上添花。

为老物件“穿新衣”

瑞典艺术家 Ulla-Stina Wikander 出生于1957年,十几年前陆陆续续收集刺绣的布料。

2012年她开始为家里的一些老物件“打扮”,电视机、吹风机、缝纫机、打字机、滑冰鞋、电话、熨斗。通常需要几天或者几周完成一件,这让“老家伙”更能显示自己的身份,也获得了新的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