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走进中国儿童中心,顿时被专注于各种游戏、沉浸在欢乐中的孩子们所吸引——
园内被划分成很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都聚集了不少儿童和家长。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将自己化身为“建筑师”,观察古建筑,动手试一试古建筑搭建;可以学习传统六艺之“射艺”,体验传统投壶游戏,投壶十次,记录下自己的命中率;可以在“天干地支对对碰”游戏中,找找自己的生辰是什么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生辰是什么年?也可以在“戏曲知识趣味问答”游戏中了解中国戏曲……
从6月1日至6月4日,孩子们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为期四天的2017年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传承文化乐育童心”童乐嘉年华主题游园活动中参加五项活动:即“最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活动;“爱家创酷”家庭亲子创客体验活动;“书香飘万家”儿童阅读体验活动;迎接环境日——儿童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儿童营养健康体验活动。此外,中国儿童中心优秀的文艺、体育课程项目和京津少年儿童优秀书法作品也在此期间集中展示,让家长和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艺术和体育的魅力。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儿童中心园内的“清明上河图大搜索”活动区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只见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张“任务卡”,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按照这张任务卡上的要求,一级一级闯关,闯关成功,就能兑换奖品。我已经闯过了三关:找出3艘船、3个骑马的人、1个推独轮车的人;找到图中的染坊、成衣、鞋摊子;找到入城须知。”她边说边把标注在任务卡上的区域号指给记者看。“我还得接着找图中有哪些饭馆、娱乐场所,不过,《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太丰富了,找起来有点费劲,这可真考验我们的观察力呀!”女孩感慨。
三年级的孙阳小朋友也沉浸在对《清明上河图》的仔细观看中,他兴奋地指着图中一个露天舞台说:“爸、妈,快看,这有几个人在唱野台戏,看戏的人还真不少!过去的人是不是比现在的人爱看戏?”没等父母回答,他又指着两个赤膊比武的人,“还有两个表演拳术的人,这也是古人的娱乐活动了,我赶紧记下来。耶,又闯了一关!”最终,孙阳拿到了奖品,他很有成就感。
陪着儿子一起游戏,孙阳的爸爸也很有感触:《清明上河图》是古代书画作品中的极品,一幅画尽显宋朝都市之繁华。他认为,这个游戏设计得非常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古人的风俗习惯,等等。“比如,孩子了解了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除了扫墓祭拜祖先外,人们还会从事一些活动筋骨的活动,如放风筝、荡秋千、郊外踏青等;了解了古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多半依赖天然动力,如船、伐依赖河水,车依赖动物如牛、马、驴,还有人力如轿子等。孩子从画中轻松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增长了见识,也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孙阳爸爸介绍,刚才儿子在找入城须知时不理解什么是“城门”,“我就让他想想北京的前门楼,我告诉他,在古代,城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门早开晚闭,不仅有助于城内治安维持,还是防范敌人的重要防御设施。儿子似乎还是一知半解,我们准备回家后找些资料来看看。听说西安的城门保留得比较好,儿子提议暑假去西安看看。这个游戏激发了孩子对古城的兴趣,我们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
据中国儿童中心李忠明副主任介绍,今年的“六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主线,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表演互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在激发兴趣能力的同时,增长能力与见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该项活动除了“清明上河图大搜索”外,还包括“天干地支对对碰”“吉祥符号绘国宝”“我是建筑大师”“欢乐民乐互动秀”“奇妙汉字魅力书法”亲子互动体验活动。
为了丰富活动的内容、增强活动的影响力,今年中国儿童中心还携手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举办“诗韵戏乐享文化”现场体验活动,通过播放经典戏曲动漫作品、戏曲动漫表演体验、戏曲知识趣味问答、戏曲面塑制作、诗词中国作品展播、心声·音频馆配音朗诵经典诗词等互动服务,带领孩子们一同遨游传统文化的海洋。
传统与创意的结合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相结合,从儿童需求出发,将传统文化、新兴技术与现实社会完美结合,让儿童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重魅力,学会创造——传承·文化·创新,是此次“六一”活动的另一主要内容。
传统节日端午节后就是“六一”,因此,本次活动设计即以端午为文化脉络,以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合了3D打印、小鲁班木工、创意电子、快乐编程、服饰工坊、皮雕皮艺等创客及国学课程的丰富内容,为孩子呈现出了跨学科、多元化、综合性的奇妙节日体验,这些融汇了传统和现代工艺的体验,让儿童在动手中了解传统文化和创新,从创客的视角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
在体验活动中,儿童动手制作创意香包和汉服。小学生田淼告诉记者:“我以前也尝试过做香包,但只是一个简单的布袋,没什么装饰。自己都觉得不好看。其实,我很喜欢福娃,很想做一个福娃造型的香包,这次在创客导师的指导下,亲手做了一个福娃香包,我非常喜欢,觉得自己特有创意!”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孩子使用3D打印技术,将构思想象的传统装饰打印出来,一会儿工夫就将想象变成了实物,可谓心想事成。
而小鲁班、顽皮皮艺活动则引导儿童们亲手制作木质、皮质挂坠,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制作工艺和魅力。同时,在快乐编程中,感受传统故事和榫卯结构的精湛技艺。这些基于整合国学传统文化和创客课程的全新综合体验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一位陪同孩子参加体验活动的妈妈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这里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而且是多元的,它将佳节背后的精神内涵融入活动之中,使孩子在亲自享受动手制作的乐趣,领悟中华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体验传统节日的风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感受创新科技的力量,借助新科技传承传统文化。”
老游戏帮孩子回归自然
如今,电子产品已经深深渗入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沉溺在虚拟的空间里,由于缺乏集体游戏的快乐,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让民间游戏重新回到孩子们中间的呼声越来越高!“六一”期间,推铁环,抽陀螺、踢毽子、跳绳、抖空竹等传统体育项目非常受欢迎。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些爸爸妈妈亲自上阵,先行推几次,给孩子做示范,随后手把手地教孩子推铁环,出现了温馨的家庭运动的场面。等孩子的技能掌握熟练了,就开始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小朋友比赛了,小朋友们推着、跑着、欢呼着,真是不亦乐乎!
一位带孙女来游玩的奶奶鼓励孙女参与集体踢毽子游戏,她表示,自己今年不到60岁,在童年的记忆里,最拿手的老游戏就是滚铁环、斗鸡、跳房子、跳竹竿、抬花轿、踢毽子……那时候和小伙伴们一玩起来就忘了回家,可高兴了。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每每看到有人玩这些儿时游戏,就觉得特别亲切,恍如昨天。所以,希望孙女也能爱上这些游戏,玩得健康、开心、回归纯真的天性,体验单纯的快乐,还能结交更多的小伙伴。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杨彩霞部长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孩子们健康、愉悦的源泉。在民间老游戏里蕴含着许多传统文化的要素,而且也包含着孩子们所需要的品质、包含了运动技能、团队意识、亲子关系,等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游戏与现代游戏相得益彰……”
亲子携手爱读书爱环境
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书香飘万家”儿童阅读体验活动在4天的时间里举办十多场阅读与表演、阅读与动手、创意阅读微视频、好书推荐、读行合一等活动。
本次活动强化儿童参与和展示,看书、听故事、做游戏,制作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立体纸模、与动画卡通形象合影……丰富有趣的亲子阅读活动,使孩子们的阅读既多元又有趣味;而教育专家亲临现场,为爸爸妈妈们分享科学的育儿经和亲子阅读指导,也让父母们受益匪浅。
“书香飘万家”儿童阅读体验活动提倡“家庭+阅读”,突出以健康的阅读趣味吸引儿童,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多元的阅读兴趣,引领亲子阅读风尚,将家庭行动、亲子同步、共同分享、好书相伴的理念贯穿于阅读活动始终,让广大家长、儿童感受阅读魅力,培养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氛围,培育良好家风。
品味书香营造家庭小环境,携手环保爱护生态大环境。在由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举办的庆祝儿童节·迎接环境日活动中,“一堂生动的环保课”“我是森林造纸家”环保手工坊、环保知识展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参与。
8岁的李童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小动物,“听了北京市南海子麋鹿苑的副馆长郭耕老师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讲座,我了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人类生活的意义,我会把这些知识告诉我的同学朋友和身边的其他人,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李童体验了“纸上森林”活动,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好玩有趣的活动,“老师讲解了相应的环保低碳知识,同时结合传统文化,介绍传统造纸技术的沿革、印刷术发展历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最后教给我们如何利用回收的纸类制品制作再生纸,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不再是一句空话,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养成爱惜资源的习惯。”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