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5月14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周刊 保护与传承并举 弘扬优秀家教家风 湖北:多举措创新妇联家庭工作实践 别让爱父母维系在“刷屏”的快感中 牵手大凉山 相约在七月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与传承并举 弘扬优秀家教家风

——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陈若葵

风正好扬帆,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重视家庭教育、家风养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保留下来的著名家训,既是历代父母的智慧结晶,也是家庭教育的经验总结,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传统家族的解体,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受到冲击和挑战,优秀家教家风传承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2016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率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项目团队,就“当代中国家教家风价值体系重建”主题,赴浙江、广东、山西等地开展了专题调研,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家教家风价值体系重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为此,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采访了于丹教授。

家庭文化是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

在新时期,重提传家教、塑家风,可谓正当其时。毋庸置疑,我国在从农耕文明向都市化转型中,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家庭教育、家风传承却有削弱的趋势;有知识、懂科技的人越来越多,但掌握技能与通情达理、德才兼备并不一定成正比。在于丹教授看来,人的德行、修养是第一位的。要想人人明是非、懂道理、有爱心、心存善念,应从重建中国的家教和门风开始。

于丹教授认为,在我国重建家教家风有着深厚的根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庭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她进一步解释说:“亲缘伦理是中华悠久文明的突出特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别重视家族(家庭)亲缘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之爱以及基于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双向亲情关系,是人类永恒和本真的情感形态,是家庭伦理得以生长和发展的本源。同时,在血缘关系和性别关系的支配下,个体在家庭中表现为不同的角色,被赋予不同的道德期望、道德权利和道德责任。”

她表示,家族伦理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个人行为的价值尺度,也是古代社会教化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伦理文明的根本依托。家庭伦理规范是一种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强大力量,既有部分强制力,也有部分与个体修养有关的内容,通过影响家族成员的成长发挥其对个体的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的运行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因此,既表现为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规范,也表现为一种具有自觉性的习俗;既有个性化倾向,也具有社会共同性;既表现为一种气质修养、道德倾向,也表现为一种性格特征、行动原则。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大家庭、大家族越来越少,而代之以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或隔代家庭,家教家风观念逐渐淡化,很多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被看作是“过时”的而遭到轻视。

于丹教授认为,在这个大环境下,提倡重塑“家教门风”具有重要的意义:“于个人,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价值是中国人精神信仰的归属,家庭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要素,家庭为个人提供了最可靠的精神港湾,是个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最可信赖的地方;于社会,‘家教门风’对伦理结构的强化有助于社会秩序的重建。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和基本的秩序观念,再通过学校教育体制扩大伦理价值外延,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在走向社会参与群体生活时,其行为举止更有可能合乎礼仪;于国家,中国文化中的伦理价值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核心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具有共同认知的文化视角,当代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国门,获得世界认同,需要从最本源的价值层面做起,使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体系中。”

传承载体欠保护 传播方式老套

优秀的家教家风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它的传承,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是几代人共同坚守的结果。无论哪一个环境受到影响,其传承的效果都会打折扣。于丹教授和她的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现状不利于优秀家教家风的传承。

于丹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建“家教门风”,需要正视并着手解决三个问题。

她说:“传统家教家风的传承载体没有得到妥善保护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家教家风的传承载体包括家族故事、历史文化遗址等。2015~2016年,我国多位承载着一个时代记忆的老先生陆续去世,他们的故事是最生动的家风传承内容,而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得到记录,这是个非常大的损失。除此之外,调研发现很多地方的宗庙祠堂原本的功能被大大弱化,随之而来的是过度的商业开发和风格并不匹配的装潢装饰。家族故事和文化遗址都是文化得以接续的宝贵资源,对二者保护的缺失必将在时代发展轨迹上留下文化断层。因此,急需保护。”

于丹教授认为,优秀家教家风的教育传播主要体现在伦理价值体系、传播内容与当代行为规范等方面。但是,她和她的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在教育与传播体系内,优秀家教家风内容选择标准模糊。目前无论是学校教学内容还是社会传播内容,都呈现出了标准不统一,内容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确立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优秀家教家风传播推广渠道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于丹教授说。不可否认,自中央提出弘扬优秀家教家风的倡议后,各级政府、学校、机构等纷纷用实际行动给予了呼应。然而,于丹教授和她的团队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目前对优秀家教家风的传播推广主要集中表现在树典型、学经典、立口号等几种形式上。于丹教授直言:“深入分析家风体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应用价值,不仅停留在形式本身,更多是在价值认同之后于观念、行为和秩序层面的体现。因此,不应该以生硬的宣传口径传播推广,而应代之以生动的、多样的、易于传播的推广渠道和拓展方式。”

多举措推进家教家风重建

在于丹教授看来,人的成长的第一阶段为家庭教育,学习孝悌伦理的道理;第二段是社会教育,学习守信有仁爱的公民道理;第三段才是学校教育,学习书本上的文字道理,家教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那么,如何重建中国的家教与门风,使优秀的家教家风发扬光大?她提出了几点建议——

推动家教家风口述史保护工程,建立家族口述史资料库。依托各地文史馆等资源,建立家族口述史工程专项基金,对健在名家大家的家族口述史进行“抢救式”保护。她强调:“要按照‘口述史’学专业的规范,运用当代数字化技术采集史料,以家庭成员中健在的每一代人的口述为记录主体,同时用摄像的方法记录下旧址、旧居、文物、文献等,对口述内容加以佐证和补充,让口述家史更完整。所采集的内容既注重家庭成员个人的成长命运,更关注家庭的发展变迁、亲情关系和人生感悟。家族口述史是一种独有的记忆,是家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方式。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当下,更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使中国家族伦理价值得以接续。”

前不久,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丹教授认为,这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肯定。她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老的生存法则,提示人们怀揣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生活农作。同时由节气衍生出的节庆呈现了家庭的孝悌之义,承载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归属感。二十四节气内容丰富,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伦理信仰和生活秩序在新时代得以延续的传播载体。我们从中可以挖掘出大量的彰显中华农耕文明气质和观念的创意,依托二十四节气礼俗推动家庭伦理价值的认知和认同。”她建议相关文化部门及中国国学中心,借助当下先进的科技手段(如VR),研发具有较强互动体验性和视觉效果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产品,开展节日节气的仪式体验活动。

于丹教授坦言:“重塑‘家教门风’,普及性读物不可或缺。因为,家风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大众的自觉行动,普通人需要通过一般媒介来意识到家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而普及性读物是最系统,也最能形成完整持久影响力的媒介。”因此,她建议由文化管理部门协调,组织国内有关研究人员和出版社,设定专项资金,开发并提供一套面向社会大众的家教家风基础读本。“通过家教家风基础读物,分别系统地讲明优秀家风的来源与形成过程,建立的路径,对家庭和社会乃至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既可以让普通大众明白家教家风的重要性,也可以引导普通民众从立规矩开始,形成与自身家庭环境相切合的优良家风。这是当代弘扬优秀家教家风最现实也是最基础的路径。”于丹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