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不同妇女群体在创业就业中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2009年,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这是我国实施妇女小额信贷以来,相关部门与妇联组织协作推动国家政策层面首次明确将妇女作为政策受益主体、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支持的一次重大政策突破。
出台政策
1989年,山西省吕梁地区妇联在当地扶贫办、农业银行等部门支持下,开始在吕梁地区进行农村妇女小额贷款扶贫试点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共同召开会议,向全国推广山西借助小额贷款助推妇女扶贫的成功经验。同时,将农村妇女小额信贷扶贫经验引入帮助城市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中,成为带动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扶助政策。
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解决前期小额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满足妇女贷款需求,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全国妇联四部门多次研究论证,下发了《关于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在贷款额度、贷款覆盖、贷款组织及奖补经费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给予妇女特殊的政策优惠支持。
经办金融机构对妇女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5万元提高至8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明确经办金融机构可将人均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10万元。
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覆盖面由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拓展至农村妇女。
妇联组织负责做好农村妇女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登记服务工作,对借款人申请进行调查,按照审慎原则出具贷款推荐意见,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提交经办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审核。
各级财政部门对当地妇联组织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给予经费保障,对基础管理工作扎实、贷款管理工作尽职、小额担保推荐贷款回收率高的妇联组织纳入现行奖励机制。奖励资金用于地方各级妇联组织的工作经费补助。
大力实施
在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的各个环节,相关部门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大力加强政策执行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妇女对政策的知晓率;建立多部门合作的政策执行机制,细化实施方案。
政策的具体实施阶段,先期试点,逐步推进。先期在北京、内蒙古、江西、云南、甘肃等8个省(区、市)试点,通过典型引路,逐步在全国推广。
2013年9月,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全国妇联及时转发文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落实文件精神,做好政策衔接。目前,享受中央财政贴息的26个省(区、市)有23个省(区、市)转发了文件或出台了本地实施细则。
2011年,全国妇联开发了全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数据统计系统,创建信息采集平台。目前,全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98%以上,高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回收率。
成效显著
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5年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09年以来向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20.6亿元,扶持和带动了千万妇女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