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3
《最好的讲故事的人》, 2005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观念艺术产生后,属于形式主义的绘画再次受到冲击,绘画危机论也一再被提起。但无论人的艺术观念发展到哪一步,也无论国际艺坛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绘画始终都在那里。潮流之中或潮流之外,总有一些画家执着于他们的执着,于是,对绘画的坚守便也成为西方现当代艺术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风景虽在,创新却难。在各类绘画展览上,即便大腕儿云集,也常会产生似曾相识之感,或模仿他人,或重复自己,一眼望去便心中一动的画作实在不多,瑞典画家安德松(Karin Mamma Andersson)的绘画就属于能令人怦然心动的那一个。
一幅画之所以能够打动你,一定是触及了你内心深处的某种瞬时记忆,而这记忆中的一个个片段当然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经验。安德松以斯堪的纳维亚人特有的温柔的冷静,呈现出当代人的日常,又以艺术家的敏锐与激情异化了这种日常。
安德松的绘画表现出一种开放式的、流动的、无定向性的言语方式,其灵感来自于电影意象、剧场布景和具有某种时代特征的室内景致。那些既熟稔又陌生的场景,往往呈现出梦幻般的、意味深长的神秘感。她将源自北欧民间艺术的“方言”与现当代具象绘画的“世界语”组合在一起,建立起与当今社会、历史文化、前辈画家及其他艺术媒介之间的各种联系。她创造了一个邀请观众介入却又使他们不知所措的空间,因为尽管观众面对的是熟悉的日常所见之物和日常所见之人,但时空错位的组合,却使他们在这种有意的“误导”前感到惘然若失。她有时会用画中画的形式模糊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区别,例如《在另一个房间里》中,椅子后面画了踢脚线的墙壁上究竟是挂在室内的一幅画呢?还是另一个展览现场?而《再见》中那个拎着水桶走向画外的女人背影,是在时钟环绕下的记忆闪回吗?尽管画面温馨可人,但观者在观看的过程中却需要不断地追踪一系列矛盾。
安德松从不讳言从前辈艺术家那里所得的恩惠,她显然领会了“伟大的导师”迪克·本特松将宗教、文化与权利交织在一起的特殊“语言”。她不但从前辈艺术家的作品中汲取养分,甚至直接将马奈、莫奈、高更、霍珀和彼得·多伊格的经典作品请进了她的画中,成为链接艺术史的一个个符号。在《最好的讲故事的人(1)》中,她又请进了白南准的视频装置,但装置后面的展厅墙壁却幻化成了室外风景,而另一面墙的室外风景上,竟又被“挂”上了一幅画。这种室内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并置,就像是日常生活中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共存,这种微妙而不确定的意象,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意义。
现居斯德哥尔摩的安德松1962年生于瑞典北部靠近北极圈的吕勒欧。安德松的作品曾在第五十届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展出,并于2006年荣获卡耐基艺术奖。对于已功成名就的安德松而言,对材料和技术的探讨已不是那么重要,她如今萦绕于心的是自己建立起来的新语言能够不断焕发生机。读安德松的画,常常会想起同为“60后”的德国画家尼奥·劳赫,他们所使用的符号不同,语境各异,但都是在以个人化的语言诠释着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从社会学意义来看,点滴的渗透也许不够有力,但纯粹的东西有时会产生一种魔力,可以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好比安德松带有视觉警示作用的“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