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4月22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周刊 发展 “徽姑娘” 带红小村农家乐 乡村游莫丢“乡村味” 吴红梅:用生态种植盘活村庄茶产业 “苗家惠嫂” 学技能 有泥土就扎根有阳光就蓬勃 养牛可赊账致富有希望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徽姑娘” 带红小村农家乐

余冬玲和她的“余家湾度假村”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王蓓

仲春时节,对陈玉兰老两口来说,再没有什么比去十几公里外的余湾村“逛吃”更高兴的事了。

余湾村坐落在安徽省安庆市北郊的杨桥镇以南,前临石塘湖,背倚大龙山,“石塘扬波迎嘉客,龙山舒怀抱橘乡”是它的真实写照。这几年,政府下大力气打造“水果之乡”、生态旅游,大力发展农家乐,让这座风景秀丽却因为缺少耕地而贫瘠的小山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用安庆人的话说,杨桥镇就是咱们的后花园,余湾村这‘徽姑娘’农家乐一条街,就是咱们的美食苑。”霏霏春雨中,陈玉兰老两口撑着雨伞在村中漫步,怡然自得。

农家乐让穷村华丽转身

余湾村过去也很美。

被两座大山紧紧揽在怀中的余湾村,气候条件独特,土质又是沙质黏土,适合种柑桔,曾是有名的“柑桔之乡”。每到春天,湿润的季风吹过,漫山遍野的杜鹃映红了半边天,大片大片白色的橘树花飘散着清香,山水之间,绿树红花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可风景再好也不能当饭吃。”村党支部书记朱李清对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说:“现在有山有水是资源,可在几十年前就意味着缺地少粮,养不活一家老小。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

2005年,留守在家的余冬玲在公路边搭起了几间砖头房子,原本只想着开个小饭店,“能靠自己的好厨艺赚点小钱”。后来,生意越做越红火,她的路边小饭店也不断扩展,从最初的几间平房到两层楼,再到如今拥有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餐饮中心、果园菜地、养殖基地的度假村。“溶洞极限运动、沙滩、游泳池、游乐场等休闲娱乐项目正在筹备开发。”

跟余冬玲的农家乐生意一起变化的,还有村容村貌。这些年,国家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原来的荒山和沙地种上了果树,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大红袍苹果缀满枝头。村民家门口的泥巴路被修成了柏油路,公路两边种上了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和红花玉兰,古典风的路灯也架设起来了,还挂上了红灯笼。

悄然变化的村庄,凭借着临近安庆市区的位置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两家只能勉强称作农家乐的小饭馆显然无法满足游客们的就餐需求。”朱李清说,从2008年起,余湾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不少老板是看准了家乡发展前景的返乡人员。

余碧和张杭榕夫妇就是其中之一。2002年以前,张杭榕一直在淮北务工。“皖北的羊肉好,家乡的水土好,如果能把皖北的羊带到余湾养,那安庆人也能吃到肉质肥美的皖北羊肉了。”带着这样的创富梦想,2004年,张杭榕回到余湾,开始在屋后的荒山养羊,供应给村里的农家乐和自己在市区里开的羊肉馆。

“咱们房前屋后有山有水,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可惜了,不如咱们也开个农家乐。”余碧的想法和张杭榕不谋而合。2010年,张杭榕夫妇的“紫阳山庄”开业。几年里,他们在山上种上了枇杷、杨梅、无花果等数十种果树,发展采摘农业。2016年,他们又投入60多万元,盖了两栋小木屋,同时将山泉水引到山庄,做了小桥流水的人工景观,“现在发展的形势越来越好,今年还准备加大投入,增盖木屋。”张杭榕说。

“徽姑娘”带来农家乐品牌效益

对余碧和张杭榕夫妻俩来说,让他们信心十足、干劲满满的,除了乡村旅游的兴盛,还有“徽姑娘”农家乐一条街带来的品牌效益。

“徽姑娘”农家乐一条街,是2015年安庆市和宜秀区妇联根据杨桥镇农家乐妇女参与多的特点,利用该镇布局农家乐美食街的契机,在余湾村倾力打造的。

区妇联争取项目资金,为余湾村7家女性执掌的农家乐成功申报省妇女创业扶持转移支付资金“徽姑娘”农家乐项目,获得40多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同时争取区财政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徽姑娘”农家乐建设;并对“徽姑娘”农家乐进行“五统一”:统一服装、统一胸牌、统一培训、统一服务承诺、统一宣传标识LOGO,还设立了“徽姑娘”农家乐一条街线路图及指示宣传牌,宣传“徽姑娘”农家乐品牌。

记者顺着村里的柏油路一直往前,路边“徽姑娘”的标识格外醒目,每家农家乐门前的宣传栏里,各自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特色景观、特色菜肴,都以图配文的形式,让游客一目了然。

“每到周末节假日,门口的车子排起长龙。人家都是找着‘徽姑娘’的牌子来的,咱们村里9家挂牌‘徽姑娘’的农家乐,总要比其他家生意好、客源足。”穿着蓝花布上衣、戴着蓝花布头巾的“朱二嫂农家乐”老板朱芳,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家开办没几年,就凭借古朴的农家风格和口味独特的农家菜,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村里的留守妇女就业,提升“徽姑娘”农家乐服务档次,市、区、镇妇联每年都会联合当地政府举办各种技能培训和相关活动。2015年11月,安庆市妇联和宜秀区妇联主办,余湾村委会、余湾农家乐联盟、余湾“徽姑娘”农家乐经营户承办“徽姑娘农家乐·余湾柑橘采摘季”活动,村里8家“徽姑娘”农家乐上演厨艺大比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村民的眼球,“徽姑娘”一举成名;2016年,杨桥镇妇联举办“徽姑娘”培训班,邀请创业成功的“徽姑娘”农家乐业主讲解农家乐创办经验;2017年初,在余湾度假村的“徽姑娘”培训基地,30多位留守妇女参加了“徽姑娘”礼仪和餐师的上岗培训。

据宜秀区妇联介绍,截至目前,余湾村的“徽姑娘”农家乐一条街已带动妇女就业200余人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1000多万元。

沿街而行,记者来到占地10亩、依山而建的南园山庄。这是省级“徽姑娘”农家乐示范点。拾级而上,站在石板台阶上眺望,远处的山峦和石塘湖一览无余,近处的大片果园尽收眼底,湿润的空气混合着各种花朵与植物的清香,张开双臂,深深地吸一口气,顷刻间,通体舒畅。

而在村里逛了半晌的陈玉兰老两口,正琢磨着要去哪家农家乐“吃城里吃不到的特色农家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