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爱它还是恨它,坚守着它还是抛弃过它,它都始终在那里。大城市并无原罪——斯城无罪,怀璧其罪。不要忘记,每一个因它的魅惑而涌入的人都是它超级体量的构建者,抑或是所有城市问题的制造者。
■ 莫兰
最近,关于大城市话题很热,主张逃离者有之,声讨“居大不易”者有之,坚持“我在这里活着/我在这里死去”者有之,折返者有之。在批判现实主义的抨击和悲情主义的渲染下,一时间,漂在大城市的成了被同情的对象,于小城市里安逸度日的立时平添了优越感。
其实,大城市和小城市到底哪个好的争议由来已久。对此,来到大城市的小镇青年体会尤为深刻,包括我。
一晃从广西来京14年,离世俗所定义的成功相距甚远,故而面对江东父老时,腰杆并不那么硬气。上一年的3月,暌违30年之久的初中同学在微信上重聚。大部分同学都留在了老家——那个小小的山城,从此,我经常需要面对的是那些或单刀直入,或话里有话,或佯装礼貌没说出口却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诘问:切,去了北京又怎样,混得也不咋样,为什么还要死赖在那里?
最过分的要数男同学唐某,他最喜欢执着地一遍遍向我探问的,就是年薪、房子、单位福利等一切所谓成功的构成要素。同学聚会时,从小就以毒舌著称的他总是撵着我,夹枪带棒地奚落,毫不掩饰的恶意溢于言表:“你们北漂真惨啊!我去过北京,空气糟糕得很,上班远得要命,交通堵死了,地铁里人山人海,房价物价那么高,挣得又那么少,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亏你还跑那么远,你是不是有病?”奇怪的是,这种恶毒只针对我,而我从未得罪过他。
开始时我很有些愠怒,为唐某的恶毒无礼。后来我渐渐发觉,这些举止更像是启动了心理防御机制,驱使他口出恶言的心理动力恐怕是,他需要构建一种优越感来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我要怎么向这些攻击者解释,自己之所以背井离乡,正是因为想远离这恶劣的党同伐异的舆论环境——在针鼻儿一样小的闭塞山城里,每一个人就像生活在显微镜之下,一举一动都被无限放大、妄加揣测和严厉审判,而审判官正是那些貌似忠厚实则刻薄的普通人。一位年过35岁未嫁的旧同事,被贴上“剩女”标签不说,两次路遇不同的男同学并同行,便被风传“换男友比换袜子还快”。某天,皮肤过敏的她踱进一家婴儿用品商店,买无刺激性的婴儿护肤品自用,转过天去,“未婚先孕”的谣言已跑遍半个小城。而在北京,三教九流都容得下:三进的四合院跟大杂院只隔一条胡同,芭宝莉和煎饼摊也可以在同一条街上分食理想——左边是两万块钱一套,右边则是5块钱一套。
留恋大城市,还因为不喜欢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说起来,他们和我就像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里。在这个小城里,打车在老城区转一圈不会超过5元起步价,一碗米粉只要5.5元,房屋均价3000元/平方米,中午还能溜达着回家做饭吃饭然后再睡个午觉,每一天跟这辈子的任何一天并无太多差别。而在北京,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也许这一秒升腾,下一秒幻灭,每天都像是全新的一天。葡萄牙天才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这段话就像是替我道出的宣言:“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
很多时候,大城市的土壤并不是现成的花园,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开花的可能。曾有朋友劝我,小城市多安逸,为什么不肯回去?我的回答是“随时可以听演唱会”。这种文艺青年式的答案自然遭到了猛烈抨击:“你是不是傻?演唱会不是饭,不能天天吃。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就算回了老家,来听一场演唱会也很方便。”道理我都懂,但我想要的,是一种选择的权利,是随时想听就听的自由,不想为了看场话剧听场演唱会还要提前请假、订车票、订酒店。
记得去年5月,某个微信公众号曾经发起过“留在北京的一百个理由”征集活动,那些入选的理由读来就像被人一拳打在小肚子上,让我软软地直不起腰来。
“我在这里可以当Shelly、 Fendy、 Ivy,而不是我自己。”
“在北京穿多土多不化妆多奇装异服,怎样丢脸都行!因为没人care 你!”
“即使是超级大boss,也会有一种低到尘埃里的感觉。”
“24小时营业的书店竟然会坐满人,有一种充实感。”
“北京给了我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从五环挺进二环,各种滋味留给老后回味。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在北京永远不会满足。地产文案、风险分析师、售楼经理、产品经理、餐厅老板……我可以往人生履历表添加任何想要的东西。”
“即使没有人可以依靠,也可以靠自己脱贫脱丑脱胖脱蠢。”
“北京对我而言,他乡即故乡,因为在哪里都没有归属感,但北京包容了我这样的怪胎。”
“因为来了,懒,不想走。因为习惯了,就不想走了。因为哪里都要面对各种生活难题,在哪儿都一样。”
“不想回家,因为可以预见的人生是最可怕的事。”
“每次回家看见同龄人都变得那么百无聊赖,我就坚信我没来错北京。”
“不希望爸爸为了我的梦想低头求人,沉浸在好像有梦想有错的扭曲世界观里。”
“成功学不能让我们成功,北漂也不能让我们跃龙门,但是 我喜欢未知的生活,谁想把日子过得一马平川啊?”
……
是啊,空气、交通、房价、教育等因素都令人倍觉生活艰难,但即便现实条件中有100个让你离开大城市的理由,但你还是能找出更多理由支撑自己留下来。
去年盛夏北京的空气又燥热又肮脏的时候,朋友老冯从位于马驹六桥的家驱车来东三环找我,因为爆堵,平时只需40分钟的车程整整走了两个小时。他当时已在二三线城市购置了数套商品房,辞职专心装修各处的房产。他切齿地历数北京的种种不是,心心念念地想着回江西老家养老,过优哉游哉的小日子,顺便还严厉批判我“罔顾逆城市化的潮流,眼睛只盯着大城市,格局太小”。
时隔半年,老冯的返乡计划非但没有践行,反而在亦庄找了份新工作。轮到我笑他“逆城市化”失败,他也不生气,只说:“回去待了一阵儿,闲不住,就又回来了。”
呵呵,大城市就是这样,无论你爱它还是恨它,坚守着它还是抛弃过它,它都始终在那里。大城市并无原罪——斯城无罪,怀璧其罪。不要忘记,每一个因它的魅惑而涌入的人都是它超级体量的构建者,抑或是所有城市问题的制造者。
大而全的大城市or小而美的小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此之蜜糖,彼之苦药,如果不能理解,至少应该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