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刘旭
□ 卢芬 林涵
一群孩子正襟危坐,用抑扬顿挫的童声朗诵着经典诗文……在江西省萍乡市经开区上湾社区盛世花城小区内的经典诵读小屋里,这样的场景每个周末都能看见。义务带领这些孩子诵读经典的几位女老师,都是来自社区的热心居民。
上湾社区还依托省级示范“妇女之家”的建设,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开设了亲子活动室、爱心书屋。在社区妇联的倡导和组织下,一批心理咨询师、艺术培训师等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也经常在社区开展心理辅导、艺术培训等活动,受到妇女儿童的欢迎。
不仅仅是上湾社区,在整个萍乡市,“群众工作群众做”的理念和实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基层的妇女工作,成效更为明显。而这得益于该市创新机制,在基层妇联组织推广建立的妇工+社工+义工的“三工联动”模式。
“村、社区等基层妇联组织需要面对妇女、儿童、老人等各类社会人群,单靠自身力量难以满足群众的多种需求,只有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才能破除基层妇女工作发展的瓶颈。”萍乡市妇联主席彭芹的这番话既点出了问题,也提出了解决之道。
为此,萍乡市妇联首先在部分村和社区试点,要求试点的基层妇联组织在认真履职的同时,结合各自实际,采取适当方式,引导社工融入基层、义工服务基层,逐步建立“妇女干部带头,社会工作者支撑,志愿服务并重”的“三工联动”模式。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萍乡市妇联已经在全市推广“三工联动”模式,并着重做好“联”字文章,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借好用活外力,促进这一机制取得更好实效。
首先是注重联合各类社会组织。近年来,萍乡全市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女性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她们社会资源广泛、服务专业水平高、参与志愿服务热情高。为此,萍乡市要求基层妇联组织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发掘好、联系好本辖区内各类社会团体、志愿服务组织的力量,把他们引入、团结到妇联组织这个大家庭。引导和协调他们参与、服务于辖区内有关矛盾纠纷调解、家庭教育、社会救助、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社会综合管理和妇女发展方面的工作。其次注重联合更多优秀女性。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吸收更多的优秀女性进入妇联基层组织,担任兼职妇联干部或常委、执委,让她们政治上有名分、组织内有身份、工作上有责任。
如今,在萍乡市,有一大批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巾帼志愿服务团队骨干;辖区内具有法律、教育、调解等社会工作专长的女性和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的女干部职工;热爱妇女儿童事业、热心公益服务、自愿参与妇联工作的妇女小组长、女性楼栋长和网格长、女性科技致富带头人、“两新”组织女性带头人等进入了基层妇联组织。
在“三工联动”模式中,基层妇女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工作成效。为此,当地积极选派、推荐专兼职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女性负责人等,参加各类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帮助她们掌握更多的的专业化理念、知识、技能和实务。此外,当地还充分运用党委政府赋予的工作资源,在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模式,推动服务妇女工作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三工联动”模式的推广,给萍乡全市的基层妇联组织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社区妇联有一正五副共六位妇联主席,还有一支执委队伍,很多人本身就是兼具各类特长的社工,社区还组建了6支、1000余人参加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妇女儿童工作,大家都非常活跃。”上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妇联主席潘卓在介绍社区“三工联动”模式时,有着抑制不住的自豪:“现在社区的妇女工作,真是实现了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