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林志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系列国际场合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引起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致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话题,在本次两会期间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纷纷从不同视角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一带一路”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一带一路’将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出席记者会,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首个问题就是对有关“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题的完美阐述。他说,“这是一个好问题,恰好是我第一个想回答大家的问题。”
王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三年多来,合作不断开花结果,影响迅速席卷全球,成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根据商务部部长钟山3月11日在记者会上提供的数据,“一带一路”倡议三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有5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我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去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元人民币。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王毅指出,“一带一路”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在于它响应了沿线各国加强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同时也是因为它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这些开放包容的理念。“尤其是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是各国撸起袖子一起干的共同事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来实现再平衡,当然也将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也是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文化交流夯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凝聚了丝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共识,夯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3月12日,甘肃省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活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成效等问题引起了境内外媒体的兴趣,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有关专家指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重要一环。2016年9月成功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个有力的印证。据介绍,来自世界85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95个代表团、1700位国内外嘉宾参加了文博会。夏红民表示,敦煌文博会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感召力和蓬勃的生命力,所发表的敦煌宣言进一步弘扬了丝绸之路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国内外嘉宾尤其是政要们的参与,进一步夯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期待共同发展。专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展现了中国对全人类的责任意识。有全国政协委员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大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谋求共识,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现在全球化的努力和环境的关注都是朝着这个方向。”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广州自古以来在促进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作用举足轻重。“这是一个很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话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的价值取向,需要达成一些共同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表示,如坚持绿色的原则,所有国家不管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应该考虑到绿色的发展。如果大家都共同保持绿色发展,那么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和美国一道签署巴黎协定的原因,“这既是展现大国担当,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追求。”
陈建华表示,我们还要面对共同的一些挑战,如环境保护、应对粮食短缺、水资源的利用、和平利用核能、对清洁能源的使用,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话题。“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