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后排左五)与她的团队在节目录制现场合影
李媛媛在外拍采访中与留守儿童交流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李雪婷
为了帮助中国农村长期缺失亲情的留守儿童健康、积极、快乐成长,同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一群体,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将在开展“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公益行动”的基础上,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国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合唱大赛”(以下简称合唱大赛)。为此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专访了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公益行动”副秘书长、中国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合唱大赛评委李媛媛。
记者: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活动?
李媛媛:大家知道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一是精神抚慰问题,二是生活照顾问题,但主要是精神抚慰问题。他们因长期与亲生父母分离,多数人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和亲戚照顾。生活上虽乏人照管但还过得下去,主要是心理上饱受困扰。儿童长期不与父母生活最大的问题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幸福感,情绪低落乃至抑郁,在这种状态下成长起来的人心理问题很大。在中国这个问题会影响整整一代人。因此,关注、关心、关爱这一群体,给他们以重视、帮助,使他们快乐起来,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记者:活动的具体形式是怎样的,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李媛媛:现代科学证明,音乐对人的情绪有很好的抚慰作用,唱歌能很好地抒发情绪。音乐治疗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有效的科学体系,很多医院开设了音乐治疗门诊,国内也正逐步开展相关疗法。我们的活动分两种,一种是“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公益行动”。主要是委派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农村学校,组织以校为单位的“留守儿童合唱团”,每团规模30~50人。对留守儿童学生进行合唱及小乐器演奏专业性培训,同时对学校音乐老师进行指挥培训,并帮助合唱团建立长期的固定活动制度——每周活动一次。旨在运用大合唱为主的形式,让孩子们在长期参加集体活动中,通过歌唱这种简单易做的形式达到改善留守儿童心境的效果。第二种是“中国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合唱大赛”。即在各地创办留守儿童合唱团的同时,先组织各省市区合唱比赛选出代表团,再进行全国性的留守儿童合唱大赛,通过初赛、决赛的形式由评委团评选出不同等级的合唱节目。整个比赛按电视节目进行设计制作,录制后在多家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对外传播,以此来推动“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公益行动”,从而引起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记者:据了解,2014年四川雅安地震时,各方都是给钱给物,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就用音乐治疗的方式参与了对受灾儿童的心理援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时就是您提出的创意。我知道您长期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工作,是著名的儿童电视制作人,您策划、制作、导演的儿童电视节目《绿野寻踪》《智力快车》《童言无忌》,和儿童栏目剧《西里和哗啦的故事》《绿野卫士》《课外兴趣小组》等都很受少年儿童喜爱,您最初是怎么关注用音乐治疗抚慰心理问题儿童的呢?
李媛媛:儿童电视节目,一般多是演播室节目,而我在实践中比较重视室外原野因素,这个因素的加入为儿童电视节目增加和还原了更多的生活场景,更真实、更亲切,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比如《绿野寻踪》《最野假期》等都有大量的外拍。由于我长期参与外拍,有机会多次接触留守儿童,对他们的现状有很多了解。我因为以前搞过医,所以对用音乐治疗情绪抑郁有所了解。我认识很多搞音乐的志愿者,朋友当中不乏参与基金会活动的人,所以在雅安地震时就向基金会的朋友提出了派音乐志愿者到灾区,通过组织受灾儿童进行合唱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抚慰的建议。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采纳并实施之后效果很好。
记者:此次您担任“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公益行动”副秘书长,也是这个活动的策划者之一,为什么选择通过基金会这种渠道来推动活动?
李媛媛:2014年雅安地震受灾儿童音乐抚慰成功之后,我一直想把这一形式转移到留守儿童精神抚慰方面。去年6月份开始,我及朋友们就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进行多次反复沟通,参与策划了“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公益行动”和合唱大赛,提出了明确的品牌概念、框架和形态设计,向基金会申报,得到了基金会的支持。现在“留守儿童快乐歌声公益行动”项目和合唱大赛已经得到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的批准,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任何公益活动实质上都是经济活动,因为推进活动本身需要大量资金。我们可以是志愿者,但与活动相关的其他元素与社会服务是需要从市场上、社会上购买的,所以通过基金会可以动员、聚集更多的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有可能将活动做大做好。我们的口号是:大家伸把手,让留守儿童快乐起来!
记者:我过去多次观看您制作编导的电视节目和参与现场录制,如《新年新诗会》《国际青少年大联欢》等等,如您担任制片人的《国际青少年大联欢》,聚集了全球二十多个国家上千名中小学生,一起到中国并成就了一台盛大文艺汇演,其规模和水准都是当时前所未有的,收视率和占有率都达到了同时段的高水平,在全球同行中也引起轰动。而从策划设计、联络组织到制作播出,仅用时三个月,这说明您在举办大型赛事方面有很强的策划、沟通、组织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善于组织拍摄大型活动。此次合唱大赛请您担任评委并负责电视片的制作,是不是也是看中了您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李媛媛:估算起来,合唱比赛进京小演员大概在1200人左右,复赛决赛要四五场,历时至少一周时间,是个超大规模的活动。组织多场多人合唱比赛,而且要制成电视片,对剧场环境、音响环境、舞美环境等要求很高,而且还要组织评委团的工作。工作非常繁重,压力非常大。不过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只有把评委团选好,把电视片拍好,才有可能通过电视台、电台、网站传播出去,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支持进来,才有能力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合唱团组织起来,坚持下去,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快乐起来。
记者:综观您二十几年的电视节目制作生涯,做为制片人、策划人、总导演,您拍过纪录片、杂志性特别节目、系列特别节目、综艺晚会节目、儿童益智竞赛节目、儿童连续栏目剧、儿童音乐剧、儿童真人秀、儿童脱口秀等等,几乎各种电视节目您都尝试过,有很多形式您更是发明者,这次的全国留守儿童合唱大赛要把这么多人组织好,把电视片拍好,拍出新意来,您有什么新的设计思路?
李媛媛:讲故事。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我做过文字媒体,做过视觉媒体,无论是哪一种媒体,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是讲故事。以前我做过的央视儿歌大赛,就是合唱形式的比赛。让人记住的更多的是故事,收视调查也表明,凡是讲故事的时段,都是拉动收视的高点。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群体,更是一定会有很多故事。但是,我不想讲更多的“苦难”故事。要展示社会多样性。如何讲故事,如何讲一个好听的故事,除了下苦功夫采访,还要靠多年的新闻记者采访的经验、制作儿童电视的经验等。
记者:据了解,中央电视台对海外、境外交流节目中,您策划和制作的大型儿童杂志性节目《绿野寻踪》是第一批被境外电视媒体选中的大陆电视节目之一,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档在大陆以外的地区播放的中国儿童电视节目。电视节目所有的奖项您都得过,如亚广联评委大奖、“金鹰奖”电视文学节目大奖、“金鹰奖”优秀少儿电视文艺节目奖,广电总局艺委会全国春晚一等奖等等,您还多次得过星光奖、金童奖,成了获奖专业户了。您总结一下能获得这些职业荣誉主要靠什么?
李媛媛: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叫“重要的话说三遍”么。那么我的回答就是:创新、创新、创新。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这个意思。我所做过的电视节目,无论是节目样式还是表达方式,我所追求的就是创新。当然,这个创新要适合内容、适合收视对象等等,这是必须的。创新就是做别人还没有做到的。尤其是制作儿童电视节目,且不说面对当今迅猛发展的多媒体竞争,没有创新的精神,很难在电视这个“古老”的行业中留住新生一代又一代。就是作为我们从事这一专业的角度来看,嚼别人吃过的馍没有意思。既然我选择了这一行,就一定要走在这个行业的前面。创新就是走在前面。
记者:我们期待着活动与大赛的成功,也期待着您的成功。
李媛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