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3月17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回娘家:老传统与新故事 图说 “要做,就做到最好” 政府工作报告 92岁奶奶带领祖孙四代做义工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为社会奉献爱心”好家风

92岁奶奶带领祖孙四代做义工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日前,家住山东省龙口市下丁家镇南邢家村的孟兰芳奶奶,又带着全家人来到了下丁家镇敬老院。他们给敬老院里的老人带了水果,还给他们包了饺子。“她比我岁数都大,还来给我们做义工,我们应该向她学习。”敬老院里年过七旬的周芳梅感动地说。

92岁的孟兰芳老人,是龙口市鸿雁义工队的成员。4年前,89岁的孟兰芳加入了义工的队伍,“听说当义工不限年龄,我身体还行,就想着来帮助帮助别人。”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了解到,在孟兰芳的带领下,这个家庭四代人都参与到了义工大家庭中,其中还包括她两个年幼的重外孙。

“俺这小重孙女一大清早起来就喊着去敬老院给老爷爷、老奶奶包饺子,可积极了。”老人笑着说,“帮助别人,心里舒坦,俺得让晚辈明白这个道理。”

孟兰芳老人自幼家贫,没有上过一天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老人却秉承着“宽厚做人、善良待人”的古训,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我的母亲告诉我们,一个家庭要有好的家风。我们家的家风就是‘为社会奉献爱心’,我母亲带领我们去做义工就是为了传承这个家风。”老人的女儿邢春国说。

敬老院里,孟兰芳一会儿分水果,一会儿调饺子馅,里里外外都是她忙碌的身影。“包饺子累不着。从前过苦日子,啥脏活累活没干过?”老人说,在抗战时期,她还给八路军当过“志愿者”呢。“给八路军包饺子、纳鞋底,给伤员抬担架。没人让我去做这些事,但我心里觉得,这就是我应该做的。”

邢春国告诉记者,在加入义工队伍之前,母亲孟兰芳就热衷于公益事业。“她把自己攒下来的钱都捐给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还动员我们一起捐款。几年下来,我们家捐出去的钱、物价值几万元。”

邢春国还记得,孟兰芳曾带头为龙口市一名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9岁女孩王慧捐出了5000元。“我母亲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那5000元钱也是攒了很久的,一下子全捐出去了。”

后来,孟兰芳的外孙王树强还在朋友圈发起了网络捐助,最终筹得了1.4万元现金,由孟兰芳亲自赶到济南交给了正在治病的小女孩王慧。

孟兰芳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不但带动了家人,还感染了周围的人。在下丁家镇敬老院工作的厨师邢翠梅,也带着自己的家人加入了义工的队伍。“老姐姐这种奉献的精神让我打心眼里感动,我比她年纪还小,更应该去帮助别人,献爱心。”

如今,孟兰芳一家祖孙四代人,有11人都参加了义工队,成了名副其实的“义工之家”,“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家风,也在这个家中传承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