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任然
如今,华人走出国门,前往英美等国家长期生活,已是常态。但初入他国,面对吃住行医等刚性需求,总有手足无措时,若有一个类似当地生活指南的全中文平台,能够切实全面地提供有关生活各项信息,无疑是雪中送炭。
随夫到美国陪读的“80后”女孩杨婷婷,到美不久后就看到并抓住了这个市场“痛点”。她与合伙人2014年开始创办“英国邦利”,这个注解为“你的英国生活指南”的中文网站,页面简单,在几乎零成本的投入下,且最初全网仅在3个合伙人自己运营的基础上,2015年网站总收入达200余万元人民币,2016年回国注册公司后总收入持续增长,预计2017年还将翻番。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近日见到杨婷婷时,她说,能看到这个“痛点”来自于她的亲身体验,而能抓住则是因为必然中的偶然。
来自微博的创业灵感
打开“英国邦利”网页,记者见到购物、旅行、签证、百科、文化、教育等板块覆盖了生活各项,页面往下拉,鼠标拨动两下就能到底,页面颜色单一,布局方方正正,几乎是网页模板中最简单的那种。但就是这个一点也不“惊艳”的网站,每天访问量轻松上万。有关产品的介绍文章转换率在8%左右,据悉同类推介性内容一般平均转换率仅在1%左右。
“因为我们是从博客发展而来,也是以内容为主。”杨婷婷介绍:“网站目标主客户群是从中国到国外居住、需要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人们。”她认为,内容全面实用即可,页面简单反而能有助于阅读。
杨婷婷198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7岁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去美国后,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抓瞎”,虽然通讯便捷网络发达,但求助朋友不是长久之策,阅读英文网站最初并不特别顺畅,网络中很多中文介绍纷繁,内容散乱且难以甄别。
那时,她就一直在网络中寻找可靠且能解决生活基本困境的中文网站。与其在英国工作的高中同学交流后,同学介绍了他的妻子邦利。
邦利有一个相关内容的博客,在当地华人圈中已有一定知名度。这个起初只为方便亲朋好友了解英国本地产品的个人博客,几乎每篇阅读及转发量都在上万甚至几十万。因为博客上有邦利的照片,以至于邦利本人在社区遛狗,都常有陌生华人与其热情打招呼表示感谢。
杨婷婷从中看到了商机。当她把想法与同学及邦利交流后,3人一拍即合,在一次会面后,基于邦利博客基础之上的“英国邦利”的筹备及运营,便在3人各自英美的家中开始。
随后,出乎意料的事接连不断。2014年7月1日启用域名后不到两个月,累计访问量就达到了100万人次,在他们的网站还未全面建设完成时,英国当地一家百年保健品品牌便主动前来与他们洽谈合作事宜。
据杨婷婷描述,这家公司发现某个产品在几天之内被点击量超高,前所未有,经调查发现正是来自“英国邦利”一篇介绍保健品的文章中所附链接。与这家公司的合作是他们的第一桶金,此后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他们便有了每个月3万英镑左右的稳定收入。
“那时,我们才发现我们真的是抓到了市场‘痛点’。”杨婷婷说,还有一个意外则是,这个针对英国本地华人需求的中文网站,主要的客户购买力并不在当地,而是在国内。
于是,在3人商议并考察后,决定将公司总部落户国内,2016年3月,杨婷婷回到四川成都,注册公司,招兵买马。当年,在一次女性创业路演上,便拿到了2000万元人民币的意向投资。
必然外因:国内实力增强,创业环境好
“个人命运总是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杨婷婷说:“一路走来,我们感觉上总是被推着走,很多碰撞和收获都是诸多偶然,但细细思索,没有必然的积累,便不会有这些偶然带来的质的飞越。”
杨婷婷认为,若不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便不会有众多华人能够走出国门的机会和越来越多元的生活方式;若不是中国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成为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经济体,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购买力,便不会吸引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重视并给予平等的合作机遇。由此可见,“没有以上这些做基础,便不会存在‘国外生活指南’这样的市场‘痛点’。”
而能紧紧抓住这个市场“痛点”,并求得发展,则来自于近几年国内形成的良好创业环境。
杨婷婷认为,没有国内提出的“双创”举措,“像我们这种没有任何资源的草根,创业离我们很远。”
杨婷婷把公司落户在了成都青羊区的一家光谷创业咖啡里,这是一家孵化创业公司的平台,杨婷婷在此得到了各方支持,且拿到千万意向投资的第一次路演正是成都市妇联为女性创业举行的一场专场活动。
杨婷婷认为,这也是 “英国邦利”能够存活的必然及必要外因之一。
而为何会选择公司落户成都,而非北上广大城市,杨婷婷说,“因成都是家乡,感觉回了家就安全”。这种不安全感不只她有,“其实这是出国在外的大部分华人都会有的集体感触。”杨婷婷认为,这种感触的根本是华人在当地遭受的一些不公平对待的体验映射。
“我出国前,父母交代我最多的就是不要给中国人丢脸。”杨婷婷说,虽然中国国力增强,让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一些意识形态的改变往往慢于物质发展。“于是很多华人初到国外,为了避免有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的对待,遇到不理解的事情或生活上的问题,便不愿开口去求问或求助,总是不那么有底气。”
杨婷婷创立“英国邦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华人熟知当地历史、文化及各项公共服务,让华人出国前不必担忧国外的生活,到了国外也生活得更有底气。
必然内因:不甘只做丈夫“陪读”
“最初只是随夫陪读到美国,但我从未放弃要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杨婷婷认为,对于女性创业,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项目,不放弃对自我独立的追求才是一切的动力。
据杨婷婷介绍,在美国如她这般随伴侣“陪读”的女性非常多,并且她们这样的身份,被要求不能在美国工作,于是众多的女性选择在家“相夫教子”,但她不愿做“高学历的家庭主妇”。
这个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在中山大学就读研究生时认识了自己先生后,与其在双方父母都未见面的情况下,便自主领证结婚的女孩,本来规划与丈夫出国后,继续自己在国内的课题,申请博士然后在大学任教。她说:“或许正因为我一直渴求独立,才能发现这个创业项目且即刻把它实现。”
“其实在国外陪读的女性,大部分都非常优秀。”杨婷婷说:“她们也渴求有一个平台来实现自己更多的价值。”这便是“英国邦利”的另一个目标,为当地华人女性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目前已会不定期开展一些各种主题的线下活动。
而“英国邦利”在当地的华人圈中招募的写手,大多都是“陪读”女性。这些女性通过在“英国邦利”发稿,每月有1000英镑左右的收入。此外,杨婷婷说,“通过这个圈子,大家互相鼓励,交换资源,一些女性也开始了自己的微创业之路。”杨婷婷说,这样的效果也是意外,他们或许会继续顺着这个意外,将这个圈子打造成为华人女性在英国创业的孵化平台。
杨婷婷关注女性发展看似是“英国邦利”带来的偶然效应,其实也有其必然性。“我身边有很多关注女性权益的朋友。”杨婷婷说,因为其先生学习研究的专业是社会学,圈内有很多朋友包括其先生都是女性权益的拥护者和推动者。
前不久,一位女留学生在英国遭受家暴身亡,“英国邦利”立刻推出来一篇名为“在英女生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的文章,也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这是“英国邦利”的另一个尝试。
杨婷婷介绍,目前,基于美国当地生活的“美国邦利”已经上线,不久后可能还会有“澳洲邦利”,但无论是世界哪个国家的“邦利”,他们都要做一个“有态度的平台”。
而这个态度,或会集中在“关注女性权益及发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