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钦芦
和邻居正在院子里走步,太太发来一条微信:快回来吧,诗词大会开始了!我应了句:走完这一圈就回来。电话响了。她在话筒那边心急火燎地:今天是决赛!别走了,马上回来!我有些纳闷儿,平常我们家这位既不诵诗更不写诗的人,怎么看了这个节目后就上瘾了?其实我才是我们家真的有些爱诗词的人,所以,诗词大会的节目一开始,总喜欢在标准答案出来前抢先吟诵出来。我太太说你可以去参加百人团。我承认,慑于与脑瓜子反应飞快的青少年同台竞争,我宁愿满足于作电视机跟前的万人团一员。
过去除了阅读外,我极少自己写诗词。但那些年流行的拜年短信惹恼了我,因为我认为人的语言和感情表达应该比“节日快乐”和“恭喜发财”更丰富和更有美感,比千人一面的段子手制作出来的更真诚,于是几个朋友间就有了自写诗词拜年的雅好。不过我主要是写写五言或七言诗,间或也填填词。
我感觉爱诗词的人似乎在情感上更细腻,更热爱大自然和生活。记得当年上高中的儿子曾经问过我一句话:我怎么就对桃红柳绿这些东西一点感觉没有?除了他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外,我觉得和他成长的那个时代有直接关系。那些年里,我觉得好像人人屁股后面都点了一把火,整天急急忙忙地奔走忙碌。挣钱,致富,可能是人们生活的中心词。大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来到中国,我记得很清楚的是,他说我们的现代生活里不要忘记还应该有诗歌。虽然不过是寥寥数语,但我觉得击中了当时我们日渐富足的生活里的弊病——文化营养的缺失。尤其是人们似乎忘记了自己民族文化还有点什么可取处,即便谈文化,也爱盯着欧美或者其他外面的流行符号,似乎那里的文化才是真正的高大上。
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文化瑰宝,但是国外民族中的一些人却对它如饥似渴。我去年翻译了一本书叫《江南之旅》,听名字很像国人自己的游记,但写这书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外国人,叫比尔·波特。他正是在国人最鄙薄自己文化的历史时段里,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先后写出了《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和《黄河之旅》等作品,还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诗人的作品在美国出版,例如《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以及李白、杜甫、陶渊明等人的作品。说老实话,当初一看到英文版的书名,我心里直犯嘀咕:一个老外写的中国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对中国人来说岂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译完这本书后我知道我错了。从他的书中知道了中国古代诗人的行列里还应有寒山、风干、拾得、石屋等被我们轻慢了的人,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趣闻轶事。
《江南之旅》与其说是比尔·波特的游历,不如说是他和他的伙伴们对中国文化的朝圣。尽管所走的这一路都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地,但是他们的心思却不在于此。1992年的中国,城乡建设还相当落后,通讯、道路、交通运输和旅馆业都捉襟见肘,为了寻找杜甫的坟墓、李白的溺亡地、陶渊明的故居、屈原的祠堂等历史遗迹,他们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挤长途车、搭货车甚至雇拖拉机;晚上为省钱3个人挤一个房间,曾经为了找到房间而不得不“耍赖”地躺在旅店前台的地上;有时饿了找不到吃的,一把花生就是正餐。但是每当寻找到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墓地或纪念地,他们都会严肃地默哀,并虔诚地以酒祭奠。
正写到这里,妹妹微信发给我一张图:她泡的一味草药,并让我猜那是什么?我当然知道那是一味叫“红姑娘”的草药,家乡的大街上过去常有人挑着草药担子走街串巷地叫卖。我年轻时非常鄙视这看起来很落伍的医药,固执地认为洁白而干净的西药片才是正经的药。直到有一天,我感冒了,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来。母亲二话不说,上街去买了一把“红姑娘”回来,熬成水让我喝。我皱着眉头喝了几次,嗓子还真的很快不疼了。从那以后,我对中医药的成见才渐消。这个故事在我们家里成了笑话,妹妹所发图片,意即于此。
正像我的经历一样,现在人们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态度的转变。但在我看来,要全面地消除对我们自己文化的成见,树立起文化的自信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这事一定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