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进疆女兵留念
被誉为第一代“戈壁母亲”的部分湘女代表
女拖拉机手合影
建设新疆劳动场景
编者按
20世纪50年代初,响应国家号召,一批批以湘女为代表的内地女青年奔赴新疆,为新疆屯垦戍边事业奉献一生。她们用无悔的青春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八千湘女”也成为第一批伟大的“戈壁母亲”。而日前,某微博对当年“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壮举进行恶意曲解,引发人们的关注。为此,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从全疆范围联系了40余位“戈壁母亲”和她们的后人,以求还原真相。面对记者,已经进入暮年的“戈壁母亲”们记忆的闸门再次开启,让我们听听这些历史亲历者怎么说。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江平
20世纪50年代初,在“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为祖国大西北贡献青春”口号的感召下,一批批以湘女为代表的女兵义无反顾地来到新疆,她们默默无闻,埋头实干、苦干,为新疆屯垦戍边事业奉献一生。她们也是共和国建设史上最值得赞誉的女性群体之一。
今年是“八千湘女”进疆的第67个年头,当年风华正茂的姑娘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们也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的第二故乡。
一场女兵垦荒的豪迈壮举
时光倒回到六十多年前,在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潮席卷了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
1950年7月21日,《新湖南报》第三版首次刊登了新疆招聘团的启事。在“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为祖国大西北贡献青春”口号的感召下,一批批湘女高唱着著名的苏联歌曲《共青团之歌》,往长沙招兵地点赶。结果,一年内共招收湘女3862人。此后,在1951年、1952年的两年间,《新湖南报》多次刊登启事,招聘的均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特长的人员进疆垦荒戍边。
1951年冬,这些湘妹子登上了西行的列车,上演了一幕“湘女出塞”。1952年,又有4000多名湘女进疆。至此,“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由此扬名。
进驻新疆的女兵,不只是湘妹子。
1951年~1952年,大约8000多名湘女进疆;后又从华东招了2000多名部队女护士、从山东征了3000名女兵;1954年,又从山东征了7000名女兵。到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部队中女性的比例增长到40%。
从此,曾经无人的荒原上有了巾帼英雄的豪迈身影,曾经无人的绿洲有了代代相传的生命,新中国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有了绵延不断的传承,“八千湘女”也成为第一批伟大的“戈壁母亲”。
在新疆屯田垦荒,是一场更为艰巨、更加漫长的战斗。面对望不到边的沙漠戈壁、碱滩沼泽,数千年来,几乎没人梦想过能从那些地方长出粮食。这些女兵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荒凉的戈壁留下了青春和生命的印迹。
在艰苦的条件下,她们以强烈信念支撑着奋斗的生命,她们当中的许多人成了建设新中国的佼佼者,拿下新疆的众多“第一”: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李明、张迪源等姐妹,第一代女纺纱工,第一代女医生女护士,第一代女教师,第一代农业技术员……
当荒原中的新城拔地而起,湘女们的腰身已不再挺拔;当沙漠变成绿洲,“八千湘女”已是满头白发。她们不仅仅是孕育了儿孙,还孕育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象。她们所经受的一切和所奉献的一切,这里的土地已铭记在心。
“戈壁母亲”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历史
湘女王菊英:那个年代的革命和爱情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团的王菊英向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谈起了自己的经历,她今年82岁,是1952年参军来到新疆的,退休后就住在连队跟孩子们在一起。
“当年,参军来新疆前我就在湖南当地工厂里当工人,是厂里小姐妹们听到动员给我报的名,去参军支援边疆。那个年代谁不苦呢,但作为一名女兵,既是军人,又是边疆的建设者,那种自豪和成就是任何东西无法取代的。” 王菊英老人说,“我们当时一个车队有四五十辆车,每辆车都有战士在后排保护我们,真是走了一个月才到乌鲁木齐。”
王菊英参军时18岁,同来的还有一个厂里的很多小姐妹,“穿上军装的我们,感觉一下就长大了很多,在来新疆的路上条件是艰苦,心里也有失落感,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既然参军建设新疆,就应该好好干下去。”
谈起自己的婚姻,王菊英说:“我是参军满三年才结的婚,当时组织也介绍过,但也尊重我们的意愿,可以自己从老家找,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认识了我的丈夫。他是我爷爷的学生,也是在新疆参军,后来通过爷爷介绍认识的,恋爱了一年就在新疆复员的那年结了婚,后来从五家渠分配到了现在的第一师阿拉尔市。丈夫大我3岁,我们一生都在兵团工作生活,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湘女郑佩兰:相互帮助、无私奉献的日子至今都很怀念
今年80岁的郑佩兰老人也是当年来到新疆兵团的湘女之一,回忆起当年参军来疆的情景,老人记忆犹新:“我来到新疆就被分配到团里,基本上是学习文化、出墙报等。那个时候团里女同志少,战士和团首长都非常关心照顾我们。在总机房还有三位女同志,一个是1951年来新疆的江西人叫刘惠芳,另外两个是1951年华东军区来的苏淑莲和黄玉兰。”
郑佩兰谈到,“那个时候一想家就哭,而我是最爱哭的一个。记得一次拆洗被子,我拆了不会缝,就哭,后来还是一位甘肃男同志帮我缝的。”
虽然免不了哭鼻子,但当时女兵们的干劲都非常足。“1953年,我们女兵的任务是挑选棉种,每个姑娘的指头都磨出了血,大家还是你追我赶,没有人叫苦。我们连的割麦能手马骏一天用镰刀割麦可达3亩多,劳动模范赵海胞用坎土曼一天可挖3亩多,有的人吃饭时因为劳累过度连碗和勺子掉了都不知道就睡着了。”
郑佩兰感慨那个时候人和人的相互帮助、无私奉献,至今都很怀念。
湘女华淑媛:我们留下了一笔笔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我是1951年参军来新疆的,那个时候我16岁,到乌鲁木齐后上级就分配我学护士或者文书,但我坚决要学习开拖拉机。当时领导说我太小,我还理直气壮地回答领导‘我已经是一个兵了,不小,就要学拖拉机!’。”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华淑媛谈起了自己当初想当拖拉机手的决心和倔强。
后来,上级尊重华淑媛的个人意愿,让她学习开拖拉机。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她成为了一名女拖拉机手。
华淑媛回忆,刚进新疆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产条件也很落后。湘女们从物产富饶的湖南来到茫茫的戈壁滩。“面对巨大的落差,激情消退后短暂的失落肯定是有的,但我们没有退缩,而是以坚强的信念支撑着自己。”她们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和男军垦战士一道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为新疆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少数民族群众手拉手、结对子,传播现代理念、帮助生产生活,增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华淑媛说:“我们是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代女拖拉机手,第一代母亲,60多年来,我们付出了青春,留下了儿孙,留下了一笔笔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如今81岁的华淑媛告诉记者,她经常还和在石河子的老姐妹去博物馆,看看那里陈列的她们以前驾驶过的拖拉机。
湘女后代侯林霞:如父母当年那样守卫和建设这片热土
作为湘女后代的侯林霞告诉记者说:“关于第一代‘戈壁母亲’历史早有定论,在这里,我不想说我们的母亲——‘八千湘女’曾经的壮志豪情!当您参观兵团军垦博物馆时,就会感受到,多年前故乡的一纸‘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招兵启事,掀起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热潮。她们和我们的父辈们一起,就地转业后辗转巴楚、阿克苏、沙井子等,修过铁路拿过坎土曼、割过麦子拾过棉花……哪里需要,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她们用曾经的辛苦劳作,用一辈子的对家庭、对爱情、对子女的坚守,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戈壁母亲’。”
到新疆来看看这片土地吧,当游历在美丽的祖国大地的时候,这里有这样一群人正守在千里边境线旁的土地上,经受严寒酷暑,默默地奉献,把这里建设成第二个美丽的家乡。她们用一生维护了祖国的安宁,并且还嘱咐儿女们继续她们的屯垦戍边事业。
如今,侯林霞如母亲和父亲当年那样,守卫和建设祖国边疆的这片热土,千万女兵垦荒新疆的豪迈壮举正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