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2月11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周刊 乡土 一个高知团队的沙产业开发 新茶“第一芽”开采 拜年,折射乡村人情网的弱化 外嫁女儿们的“初十之约” 花会秧歌打擂台开启小镇文化年 “黄瓜小镇”:无处不文化 大棚巧利用蔬菜挂墙上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拜年,折射乡村人情网的弱化

□ 尹秋玲

我家在湖北钟祥的一个村庄,今年春节回家,观察老家亲戚之间的相互拜年,发现拜年这个春节主要的活动,可以折射出乡村人情关系的变化,很有意思。

走亲不过三代:

旁系亲戚关系弱化

大年初一,爷爷的外甥们大都一个人代表一家来给爷爷拜年,跟小时候拖家带口来拜年相比,最近几年人少了,大多也是走走形式。一个伯伯走的时候意味深长地说:“走亲不过三代啊。”

记得小时候过年,我和远方表妹都会随着长辈互相拜访,但是最近两年我们升学就业后就再也没有在过年的时候跟随长辈互相拜访了。通俗点说,走亲的很多是长辈,访友的更多是年轻人,年轻的一辈不愿去或者没有时间去给旁系的亲戚如姑舅姨妈等拜年。其实,年轻一辈也面临不小的心理压力,堂嫂前年嫁过来,去年过年的时候陪着婆婆到婆婆的娘家去拜年,但是今年却没有去,回城后堂嫂很担心自己惹婆婆不高兴。

生活在农村的父辈们,尽管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务工,但是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亲友在农村,所以他们的根在农村。而出生于20世纪50~70年代的他们,不仅自己的兄弟姐妹多,父辈的兄弟姐妹也多,所以小时候拜年的一大特色便是要走的亲戚特别多,拜年也非常热闹,一般是同姓的几个兄弟拖家带口骑个摩托,相约一起先去父辈的兄弟姐妹家,再去平辈的兄弟姐妹家,而且每家吃顿饭也是常理。而“80后”和“90后”,虽然生在农村,但却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有的还在城市就业安家,人情关系大都是教育时代的同学和就业时期的同事,与亲戚尤其是远亲的联系并不密切。所以,“80后”和“90后”的拜年形式有的是在镇上的餐馆或者KTV里搞个同学聚会,有的则在关系好的几个亲朋间互相走访一下。

人际关系上亲疏远近的重心变化,折射了农村年轻一辈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的改变。城镇化的趋势势不可当,依赖于血缘和地缘结合起来的农村年味也越来越淡,传统的长辈们在春节独自拜年中担忧自己的人情得不到子辈的传续。

礼尚往来的人情维护:

随意性增加

按照老家的传统,年轻一辈成婚后,男方的亲缘关系除了新增加的媳妇亲缘关系外,基本不变,女孩出嫁则在人情上可以丢掉父亲的姐妹,但是父亲兄弟的人情关系则是应该维护的。此外,传统的丢人情原则是:要丢一起丢,要么都不丢,一视同仁。人情关系的大变动体现在女孩出嫁和新婚出嫁女回娘家拜年的活动上。春节期间的酒席和拜年作为一种维护人情关系的活动,可以正反两用。一方面,吃酒席和相互拜年可以继续维护两家的人情关系;另一方面,酒席缺席或者未被邀请以及年后互不拜年也可以视为两家人情关系的终结。对于这种终结,有的家庭很开心,有的家庭却互相伤了和气。

大堂姐出嫁时,叔伯姑姑都送了礼。婚后第一年,大堂姐和堂姐夫给同姓叔伯拜年但丢了姑姑,这种做法是符合规矩的。但令叔伯以及家里的大人们不高兴的是,大堂姐在出嫁和生育中赚足了娘家人的份子钱后,最近两年便把自己的叔伯人情丢了,过年不再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叔伯拜年,连二伯儿子结婚的人情也不参与。这使得家里其他叔伯对大伯一家人都有些看不惯,责怪大伯作为父辈没有教育好大堂姐做人的道理,再加上平时的一些嫌隙,小叔通过不参加大伯孙女的喜酒,跟大伯一家断了亲兄弟的人情来往。

另外,母亲和姨妈作为出嫁女,舅舅的女儿结婚后可以选择保持或断绝与我家和姨妈家的人情来往。令人不解的是,表姐去年成婚后通过拜年选择了保持与我家的人情而断了与姨妈的人情。同样是姑妈,表姐并没有一视同仁。我问老妈这是为什么,老妈说:“关系好喽。”又问是否不合适,老妈回答:“按规矩是不太合适,但是现在比较开放,年轻人也比较自由,也是可以理解的。”

又问了成家的几位哥哥姐姐,对于是否与建立在血缘和父辈姻缘关系基础上的亲戚保持人情关系,他们的主观选择性相较于过去更大了些。传统的规矩对于他们来说存在一定的约束力,但由于平时并不生活在农村,只是在春节短暂回乡,所以这些规矩的约束力也变弱了。但是,生活在农村的父辈们却会对儿女在人情维护方面的所作所为,或忧或喜。

人情的维护需要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和长时间同地点的共处。父辈们人生的大部分时段和地点在农村,所以他们的人情在农村,面子在农村。但是年轻一代的人生大部分时段和地点在城镇,所以他们的人情大部分不在农村,在农村的那部分也逐渐在减弱。

随着年轻一辈不断离开家乡和在人情延续选择上的随性,以及旁系亲戚关系的疏淡,建立在血缘和姻缘基础上的乡土中国的人情关系网正逐渐缩小、弱化,并融入由城市生活带来的多元人情关系网之中。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