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月2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 教育 亲子阅读关注度:女性超男性近12倍 小学生的“冒险岛之旅” 家校共育的“度”怎么把握? 放养的孩子更大气 要善于激发人性中好的一面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养的孩子更大气

□ 张鲁豫

“你儿子真好,有礼貌、大气。你真会带孩子。”朋友对儿子的夸赞让我心里乐开了花。仔细想来,孩子的大气,似乎是由于“放养”。

旁观,让孩子自我诊断

行千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在欣赏不同风景时,父母也切莫错失培育孩子情怀的大好时机。

从熟悉到陌生是旅游的必然,这需要父母刻意营造一种氛围。比如,选择民居及小住数日,而这恰恰为儿子融入当地人文营造了氛围。第一次发现旅游此“功能”是在云南腾冲的和顺古镇,那年儿子尚不足3岁。一个温暖的午后,带着儿子闲逛,他被一群年龄相仿的“小脑袋”吸引,他们紧紧挤成一圈不知道在做什么。儿子松开了我的手,一步步靠近,在距离他们大约1米处停下了脚步盯着看。小圈时不时传来叽喳的声音,但儿子始终没再向前迈一步。他看着小朋友,我看着他,直到他转身拉着我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默默旁观再转身离开的场景不断上演。直到1年后,在江西婺源度假旅游时,发生了悄然转变。入住当天,我们在村头遇到一群孩子玩树枝,儿子停下来,观察、转身,说:“妈妈,我去和他们玩。”那天儿子和他们玩得不亦乐乎,胯下的马、手中的金箍棒、地上的轨道……不断变化的树枝让原本陌生的彼此亲密起来。自此,似乎儿子内心的一个小阀门被打开,他拥有了游刃有余的社交能力。

对于我的旁观,很多人问:“你不着急吗?你事后不去引导吗?”我总会反问:“着急有用吗?你知道如何引导吗?”准确地说,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在腾冲转身时他的小脑袋里经历了怎样的九曲十八弯;选择旁观是因为不想自己混杂着过多世故的交往禁锢了他的本真,同时更愿意给他一个自我诊断、自我疗愈的空间。事实上,在成长的路上不仅孩子有胆怯、会犯错,成人也如是,只是成人对胆怯与犯错有着莫名的不认同,甚至一些父母会将这份恐惧自觉不自觉地强加给孩子,不允许孩子胆怯、犯错。殊不知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份独立思考都是宝贵的,都会为日后“适合的行为”加分,那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同样适合孩提时代。

如果父母愿意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旁观者,那么感同身受将会是孩子收获的另一份人生智慧。与朋友嬉戏时,他会主动邀请陌生但又犹豫的孩子加入游戏,因为他有过渴望加入、害怕拒绝、鼓足勇气的体验。

言传身教,让孩子有人缘

当绝大多数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儿子还被我“绑”在身边,去菜市场带着、旅游带着、出席活动带着、闺蜜聚会带着……小小的他踏着我的节奏看着世间万象。儿子随我到北京房山区的“乐活城”、到菜市场采买各种食材。我渐渐地和商家熟络起来,甚至熟络到可以赊账、可以帮忙选出品质最佳的食材、可以寄存物件,超出了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关系。

儿子见证了我和各类卖家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到信任的过程,也心领神会地获悉礼貌、尊重、真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法宝。

在我们不常逛的花鸟鱼虫市场,儿子依旧能在几处保持着较高人气。他的第一招是开放。在花鸟鱼虫市场我是儿子的“尾巴”,而且面对他的问题我总是摆出一副“我不知道”的神情,儿子有问题只能询问摊主,从而开始一段交流的可能。他的第二招是礼貌,“叔叔”“阿姨”“请”“您”“谢谢”会让成人对他产生好感。第三招是尊重,“叔叔,您能让我看看这个吗?”爱惜是儿子与生俱来的品质,因为拥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儿子会尊重他人的物品权。

放手,让孩子更自信

或许是常旅游的缘故,2岁时儿子对“付款”充满了兴趣。第一次让尚不足柜台高的儿子去付款,我心里也有诸多不踏实“会不会出错,会不会被拒绝……”当在服务员陪伴下回来的儿子自豪地说“妈妈,我交了钱”时,我意识到先前的担心是多么的多余和自扰。儿子结账时带着呆萌气质的行为,秒杀了饭馆的所有服务员,成了那里的小明星,每次去都会收到服务员特别为他准备的零食。

旅途中有些环境是可以刻意为之的,但有些是不经意间出现的,而父母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为孩子的人格成长做一个推手。

如今,10岁的儿子已然成为我与外界交往的亮点,外出时儿子的偶尔缺席都会惹来关切地询问,之后还会听到一句:“你家儿子真好!”因为儿子我真正感受了《孝经》中的那句“以显父母”,我也因此更庆幸放养的理念为儿子带来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大气人格。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