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月2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周刊 “他们就是身边善良而伟大的普通人” 诵读国学经典宣传孝亲敬老 婆媳关系何以能左右婚姻关系? 母亲在家风传承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上海:将“新建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在家风传承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 关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并用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以及自己成长的经历,谈及母亲教子有方对子女的深刻影响。

母亲是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角色,母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家庭所特有的文化风貌,是传承家风的主角。

家风是什么?有人说“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家庭每一个成员的一举一动之中。家风是家庭的灵魂,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所谓“传承”,包含着继承和传递两个含义,即继承家庭中优良传统美德和良好风尚,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同时将这些优良的成分发扬光大,传递给下一代,形成家庭成员共同营造的良好家庭文化氛围。

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母亲对良好家风的传承,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与孩子和家人的互动中通过自身的思想情趣、道德观念、行为举止和家庭环境的营造影响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生存和发展,促进家庭的和谐、幸福。之所以说母亲在家风传承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是母亲在家庭中特殊的地位决定的。

很多女性在自己的小家庭中扮演着妻子、母亲的角色,贯穿在其大半个生命历程中,成为维护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父权制的中国传统社会,在强调“子不教,父之过”的同时,“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在很多家庭中根深蒂固,在家庭中操持家务、抚育子女成为女人的“专利”,男人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对家庭琐事则往往是“甩手掌柜”。封建父权制社会解体后,新中国法律规定男女平等,无数女性在养育孩子的同时,走出家门参加工作,摆脱了对男人的人身依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得到提高。然而,男性作为父亲在家庭的作用在很多家庭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女性背负着工作和家庭双重重担。尽管年轻一代男性承担家务、参与育儿的越来越多并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从整体上看,女性依然是承担家庭生活事项的主角。

笔者认为,女性是良好家庭环境重要的营造者。与西方家庭崇尚个体自由不同,中国家庭是一种具有幸福感和归属感的“共同体”。妻子的贤惠,往往为家庭提供了温暖、和睦的家庭人际氛围。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是无声的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最有价值的土壤。

女性是和睦家庭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链接者。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家”是人们的基本观念,最亲的人是家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关系是家庭关系。家庭中女性担任着持家理财、孕育后代、教育子嗣、赡养老人等多重重任,也成为处理家庭关系最关键的角色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协调夫妻关系和由此引申的母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家庭关系。彼此相处得好,家庭氛围和睦;哪个环节链接不好,都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孩子正是在各种家庭关系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而母亲与家人的关系成为孩子最重要的示范之一。

女性还是家庭文化最有力的传感者。家庭文化是由家庭的各种要素组成的,是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知识水平、行为方式等主观因素以及家庭物质环境的总和。包括可供家庭成员衣食住行的物化环境的表层文化,家庭制度和家庭生活方式等中层文化,家庭成员的思想、情操、价值观念,以及爱情心理、道德心理等深层文化。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决定了她们是营造家庭物质环境、行为方式、精神氛围的重要角色,在不同的家庭文化层面发挥着对家人尤其是对孩子的传感作用。很多时候,孩子是通过接触母亲以及其他长者,继承、体现、传递家庭文化。

家风从本质上说,是家庭文化的浸润与传承。家庭幸福有赖于所有家庭成员的努力,而母亲传承家风的作用无可替代,“注重家风”尤其应当注重女性自身素质的提升。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