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姚改改
2016年年末,初见汪玲英,是在她公司的样品间,室内挂满围巾,花色繁多,材质各异,让人看花了眼。汪玲英一袭修身黑衣,稳重、干练。不经意间能看到她从下巴处开始“蔓延”至脖周的疤痕,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自信与光彩。“我觉得我比常人要更坚强些。”汪玲英说,“别人都说烧伤病人最痛苦,但我没怎么掉眼泪。”
汪玲英是浙江德清丝雅丝绸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德清县新市镇梅林村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经历了一场意外烧伤后,涅槃重生,打拼出自己的事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1989年,17岁的汪玲英初中毕业,跟随村里的裁缝师傅学手艺。学成之后,年纪轻轻开了自己的裁缝店,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距离婚期还有三个月时,意外发生了。一场火灾将她的颈部严重烧伤,头发和眉毛都烧没了。在杭州住院的两个月内,她做了四次植皮手术。
三个月后,汪玲英买了一顶假发,婚礼如期举行。婚后,她没有因为烧伤而低迷消沉,选择在家继续做衣服。汪玲英似乎天生就有做衣服的灵性,别人绣不来的花样,她钻研几天就上手。她做的衣服,融入了自己的设计与灵感,独一无二的款式堪称当地时尚的风向标。三乡一镇的村民,哪怕要骑着摩托车数十里,也要找上门,专门请她做衣服。
“这么多人相信我的手艺,让我感觉到无穷的力量。”说到此处,汪玲英眼中有些许泪光。众多乡人对汪玲英的认可,让她坚持了下来,并且还收了10个徒弟。
好景不长,时尚界的流行说变就变。当人们更青睐去商场买成衣后,汪玲英毅然决然地关掉了裁缝店。2003年,汪玲英敏锐地发现新市镇的围巾行业开始起步,于是改行做围巾。
她既当老板又当员工;遭遇非典,没有订单,工人只剩一个;为了几分钱的差价利润,和丈夫骑着摩托车往返于杭州、湖州、新市三地;起早贪黑,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再苦再累,汪玲英也没有想过放弃,艰辛地维持着加工点。
技术过硬、围巾品质有保证、能按约定及时交货、注重诚信,这些特质集中在了农村出身的汪玲英身上。一位义乌老板在兜兜转转多家加工点后,最终打听到了汪玲英,决定跟她合作,给她的加工点带来了转机。
2009年,汪玲英创办了浙江德清丝雅丝绸工艺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她没有忘记在人生最艰难时,那些守候她的徒弟和信任她的乡亲们。她以“丝雅工艺”为中心,散发出6个下级加工点,公司派专车专人负责送货上门到下级加工点和100多家散户家里,解决了村里5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有时候货期很赶,我到散户家里去慰问,得知他们早上三四点就起来包围巾,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说到此时,不轻易落泪的汪玲英,眼里又有些湿润。
她对村民们的感谢,不止停留在口头上。“丝雅工艺”是新市镇第一家为工人买养老保险的来料加工企业。每年公司组织员工和村民200余人外出旅游。逢年过节,不忘派发礼品,送上一句节日的祝福。“2016年我们去了香港,大家伙儿都很开心。”说起那次旅游,汪玲英的情绪高涨起来。
有过烧伤经历的汪玲英,更能体会到社会弱势群体的难处。在汪玲英的工厂里,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的记者还发现几位特殊员工,他们听不见说不出,是聋哑人。汪玲英还为镇里的孤寡老人、残疾贫困儿童捐款,为村庄修路捐款。“做人不能忘本。”这是汪玲英谨记心间的一句话。
如今,汪玲英的“丝雅工艺”有缝纫机工100多人,包装工30人,日发普通围巾三万条,花色围巾八千余条。散落在村里的来料加工点,一个个家庭,靠着围巾加工,实现了家庭年收入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