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是谁说过,“心中有家,处处是家”,但我以为心中的家一定要契合外在的热闹、温暖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家,而旅途中更是如此。
■ 张鲁豫
最近,平日里关注的一些公众号总会不经意地发布诸如“某某斥巨资重新打造民宿”的文章,每次都会忍不住点击打开,但每一次都会心怀失落地关闭,那些被“乔装打扮”的场景与建筑美则美矣,但绝非我旅游的驿站,因为它们缺少了那片地域最本真的气质——温暖与质朴。
正因为对温暖与质朴的执着,民居成为我旅途的首选,而民居也不负所望地一次又一次满足着我对温暖与质朴的渴望。
那一年,为了心中那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我带着儿子第二次踏上了婺源的土地。对于旅游的驿站,老公与我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他喜欢酒店,舒适、整齐、简单,而酒店总让我有流水线的感觉,机械的整齐划一、机械的冰冷,在酒店永远也无法真正感知脚踏的那片土地,而民居则带着该地域人文、空气甚至土地的气息,毫无遮拦地零距离接触让我沉迷。此番,因为没有老公的随行,我如愿预定了上晓起一家民居,将10天假日时光交给这间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宅子。
老宅子的主人是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妇,每每看到里里外外张罗的老人,都觉得岁月一定留给他们很多故事。小住的10天,“八卦”之心没能满足,但他们极大地满足了我精神与口腹之欲。
“传代架子床”是我选中这所老宅最强大的理由。第一次在王世襄的《锦灰堆》中看到架子床便心生爱慕,而真正睡卧其中时才明了古人的“睡文化”。喜欢传统文化的我家中清一色的传统家具,但住进了老宅,躺进了架子床,才意识到家中那张1.8米×2.0米刻着盘龙、雕花的床只能算是改良,传统意义上的床并没有那么宽,对于“席不正不食”的古人来说,睡眠同样是讲礼仪的,同样是需要约束的;而封闭的架子床将四方之气聚拢,睡在其中会不由自主心生踏实和安全感。
自那以后,架子床化成一份念想,而这份念想终于在潜伏8年之久得以满足。睡卧其中时,我常常会想起那张百年架子床,想起暂居那段时光和两位老人。
每天清晨吃过老人准备的早餐,我和儿子就会踏着田边的青石板,嗅着不经意间飘来的油菜花香外出;傍晚,尽兴而归的儿子和我沿着青石板一蹦一跳归来,渐渐进入视线的老宅无声地等待着,同样等待的还有那对老夫妇和一桌的饭菜。相比饭店里精心烹饪的婺源美食——荷包红鲤鱼、酒糟鱼、粉蒸肉……圆桌上的饭菜面相普通、味道家常,但总会引来儿子和我的大快朵颐,只因它们散发出浓郁的家的味道,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家的味道那般奢侈却又那般真实。
对于习惯了北方供暖的我们来说,即使是初春,南方的天气仍带着寒意,连日的阴雨更让人紧缩在被窝中。老人拿出个奇怪的东西,圆筒的形状让人误以为是凳子,但圆筒下方一处的开口又像极了儿时家中的煤炉,“难道这是燃火道具?”老人将点燃的煤块塞进塘口让我坐在上面时,我才知道原来它是南方的取暖工具。几年后,在一个博览会上看到此物时,8岁的儿子脱口而出:“暖炉”,原来温暖的记忆是永恒的。
不记得是谁说过,“心中有家,处处是家”,但我以为心中的家一定要契合外在的热闹、温暖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家,而旅途中更是如此。千户苗寨,除却婺源又一个连续两年前往的地域,吸引我的不仅是那里画般的山水、原生态的手作,还有最质朴的人情。
李老师是我在千户苗寨住所的主人,或许是一辈子以教书为业,李老师包容,随和,脸上总是挂着暖暖的笑容。记得第一次入住,李老师迫不及待地拉我们去参观他退休之后潜心学习的技术——根雕,很难想象那些惟妙惟肖的根雕出自一个学艺不足1年的老人之手,但老人的热情却是显而易见的。最有意思的是,一日午后的闲逛竟将老人的热情推向了高潮。那天,我们参观完苗族蓝染准备回房小憩,途经将苗寨一分为二的小河时,撒网捕鱼的场景吸引了儿子。同好是最好的桥梁,很快五六岁的孩子与两位中年捕鱼男子熟络起来,大约1个小时后,儿子奔跑着告诉我,捕鱼者是李老师的侄子,而他们愿意与儿子分享“战利品”。
那一晚,酸汤鱼的香味溢满李老师家的两层小楼,苗寨的歌声也一直一直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