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同住一栋楼的邻居装修或者夫妻吵架等干扰其他住户休息,因而带来一些邻里矛盾。近日,家住南京的王先生被邻居噪音所扰,并想出一个“奇招”。
王先生和陆女士是楼下楼上的邻居,陆女士表示自己的小孙子4岁,玩耍时免不了发出声响,“有时候玩具摔到地上肯定有点响”。可在楼下的王先生看来,“楼上的小孩不是一般的吵”。于是,楼上楼下因为噪音的问题闹得不愉快。让陆女士没想到的是,王先生会买来“震楼神器”对付他们。“一到晚上九十点钟他就把机器打开,震动的声音特别大,一夜都别想睡。”陆女士一家实在忍受不了了,只好报警。
王先生所购买的“震楼神器”究竟是什么设备?此类产品是否合规?而这种“以噪音对付噪音”的方式是否可取?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应对楼上扰民 网上开售“震楼神器”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震楼神器”,便出现了十几页的类似产品,被称为“反击神器”“楼吵克星”等,发货地显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价格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其中最畅销的产品显示上千人付款。
产品介绍页面上显示,所谓的“震楼神器”实际上运用的就是马达的震动原理,将其安在自家天花板,马达会让天花板与楼上的床桌椅产生高频共振。自己家听起来声音不大,但是楼上的地板会高频震动,楼上的人会听到楼板传来电钻打孔一样的噪音。
卖家还专门注明,对于一般的楼上,开3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反击作用,对抗型顽固的楼上邻居,需要连续24小时1周,才能完全制服。
卖家的广告语是:超强振动,非常给力,力度可调,用了它,再也不受楼上的气了。
记者随机点开一款产品,发现这款设备获得一片好评,不少网友表示购买之后效果明显。
一位买家评论道:“今天找装修工人安上了,震动幅度不错。我觉得作为上下楼邻居,小孩子不懂事可以理解,但是大人不好好教育就是不对,不学会换位思考,那我就治治你。”另一位买家评论说:“效果惊人,我只使用了几次,楼上发出的肆意摔物品声、杂乱脚步声、骂声都减弱了许多。如果楼上再敢肆意制造噪音,我绝对会拿起‘震楼神器’毫不犹豫坚决反击。”
更有买家表示,楼上太吵,报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用了这个一两天之后就安静了。
销售和使用“震楼神器”都涉嫌违法
那么,买家口中如此有效果的“神器”在网上销售是否合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康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使用这种设备是违法的。康辉解释说:“这种设备的目的就是制造噪音,即使邻居扰民不对,也不能是自己扰民的理由。法律是不支持互相报复的,对扰民行为应通过合法途径制止。”
同时,康辉也指出,这种设备的生产和流通都没有产品批文和许可证,因此销售这种设备也是违法的。如果使用这种产品造成楼房损坏或对他人造成干扰,使用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记者发现,实际上网上销售此种“震楼神器”并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2015年就有媒体做过相关报道,但是此类神器仍然在淘宝网等电商平台销售。
虽然,不少卖家在销售产品时都会注明:本神器让对方体验一下被吵的感觉,仅用于起威慑作用,严禁用本神器伤人或以暴制暴,本产品仅用于提醒对方注意不要产生噪音,或用来提高谈判筹码。
然而实际产生的效果无疑将升级邻里矛盾,邻里关系将进一步僵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有媒体人评论,在震楼神器背后体现的是不讲理思维。“震楼神器”可以暂时解决问题,也会让一些不讲道理的人知难而退。但总体而言,“震楼神器”在助长社会不讲道理的习气,在培育社会的对抗思维,其最终的效果只能是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专家:寻求正当途径维护自身权利
那么这种“以暴制暴”思维的成因是什么,人们在维护正当权利时如何预防和克服“以暴制暴”呢?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刘建清指出,这种“以暴制暴”思维与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戾气有关联,对待一些现象很冲动、不理智的行为,反映了人个体心理中本身可能积累了很多对社会对他人负面的一些感受,刚好在某些情境中爆发出来。从大的方面来说,反映了社会上人们一种躁动不安的负面情绪。在个体的角度来说,与个体的某些境遇是联系在一起的。与当事人早期形成的习惯,看问题的方式以及个性中某些缺陷是有关的,当一个人内心的怨恨感很强,在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倾向于采取原始直接的方式。
当事人采用暴力的应对方式,认为自己是出了一口气或者是报复了对方,但往往会引发一些更大的冲突或者伤害,甚至引发犯罪。
对于个人来说,如何预防“以暴制暴”行为的产生?刘建清从情境预防和一般预防两方面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对于成人来说,“以暴制暴”现象是发生在一个特定事件中,不断升级刺激造成的,对于当事人来说,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看问题站在对方角度,不能片面认识,而误解对方是故意针对自己。此外,要联系后果,做事之前考虑你要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危害,用更理性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可以避免冲动行为。再次,可以寻求帮助,向亲人或朋友倾诉,或者寻求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等正当途径解决。刘建清认为,信息沟通不畅也是引起暴力行为的原因,因此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建立在双方充分良好的沟通之上。
而一般预防则更强调家长和教育者的作用,因为偶然性的发生背后有其必然性,“以暴制暴”思维的产生与个体的成长积累也有关联。因此刘建清建议教育者加强个体青少年时期的教育,比如培养规则意识,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人际交往技能以及养成合理的应对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