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本土妇女学已经走过30多年,其间中国本土妇女学已经在学术研究、课程设置和学科机制建设各个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但也面临来自内外部的挑战。突破这些问题,要求妇女学界克服粗放、肤浅、浮泛之不足,向着以外引内化有效的理论、方法为目标的“精致研究”,以学科标准专业化、本土研究深入化和系统建设细腻化为目标的“精专学术”,以在“精致研究”和“精专学术”为基础上实现的“精准服务社会”的“三精”境界努力。
■ 杜芳琴
中国妇女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由“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等国际呼唤和诸多国内需求催生的中国本土妇女学建设已经走过了30多年。30多年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80年~1995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妇女学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的“妇女研究”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的妇女/性别研究。为数不多的高校妇女研究中心开设了妇女学相关课程。截至1999年共有6所院校开设了19门课程,其中研究生课程6门,本科课程13门。第二阶段为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在国际基金资助下以项目方式运作的妇女学开始了多元学科化探索。这包括面向全国的“发展中国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联合项目,也包括后续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全国网络项目,这些项目纷纷在京、津、辽、浙、湘和新、甘、滇等地高校开展。项目将妇女学三大支柱——研究、课程和机制建设作为重点,在基础研究、学科/课程拓展、人才培养、空间开拓、社会服务等领域初步积累了本土经验。
在研究方面,妇女学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验性问题研究发展到较为系统的学理探究,时至今日,妇女学已经从知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有意识地对业已形成的关于妇女、社会性别和性的知识系列和传统理解进行反思与批判。
在学科课程及学科机制建设方面,妇女学进行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学科化尝试,在理论框架、分析范畴、研究领域、学术史、教学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知识生产的累积和青年人才的培养使得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政治学、发展学等应用性强的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妇女和社会性别学科建设稳步前进。中高等教育学和新兴的社会工作学中妇女和性别维度的实务和理论推进有目共睹。起步较早的人文学科,最近在基础研究和建制方面也有新进展,如上海师范大学历史专业首创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期刊问世,该期刊利用“妇女与性别史论坛”作为集结学术共同体的平台是一个突破。在课程建设方面,2013年共有115所高校开设了约440门课程,其中本科课程270门,硕博士研究生课程123门。
当下中国妇女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下,中国妇女学建设依然面临挑战。首先,妇女学进入高等教育主流的目标并未实现。以知识批判、重建和传承为主要立足点的“学术合法化”,以进入高校学科体制、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规范等机构建制为目的的“行政合法化”和赢得良好的学术信誉并服务于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合法化”仍任重道远。此外,更为紧迫的是,妇女学本身还存在面对急速变化的外部世界反应迟缓、应对不力的挑战。
这些挑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研究队伍面临着代际交接的人才断层,随着老一代学者逐渐退出,研究人才难以为继。尽管有新人进入高校,但多集中在京、沪等大都市和重点学校,人才分布不均衡;二是受高校学科调整、管理与评估机制的制约,妇女学研究也难以摆脱科研立项、论文发表等现实困扰,学术泡沫化、成果碎片化和社会需求无效化成为妇女学发展的最大障碍;三是课程设置严重不足,特别是培养高端人才的课程欠缺、社会实践课程与研究基地建设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四是妇女学学科机制的整合和组织能力先天不足,后天缺氧,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和专业学会。
当前,面对社会撕裂和两极分化,妇女/性别问题更加复杂、严峻。城镇就业不足与“全面两孩”政策交织在一起使得女性就业问题更趋严峻,农村基层治理及土地政策的调整使得农村女性权益维护面临挑战,社会老龄化交织在代际、阶层与性别中使得破解养老困局更为艰难。从更大背景来看,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的新走向、文化复古思潮都可能给妇女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面对挑战,妇女学应一方面把握当前妇女发展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冷静分析女性主义学术和行动整合面临的新形势,重新定位女性学的发展目标。
迈向“三精”新目标
笔者认为,妇女学界需要克服粗放、肤浅、浮泛之不足,向着“三精”境界努力:即向着以外引内化有效的理论、方法为目标的“精致研究”,以学科标准专业化、本土研究深入化和系统建设细腻化为目标的“精专学术”,以在“精致研究”和“精专学术”为基础上实现的“精准服务社会”的“三精”境界努力。
“精致研究”是妇女学的第一道“工序”,指研究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在认识论上,妇女学在对以往知识进行审视批判的同时,生产鲜活的本土知识以指导社会实践,并反馈已有知识体系,构成知识生产、运用、传承的连环过程。其间,并不隐藏自己实现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在方法论上,把握宏观视野,立足中观层面进行观察,并从微观入手进行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是发现真问题,并运用已有理论和方法解释问题的深层次动力。
“精专学术”是妇女学建设的第二个工序,指将“精致研究”提升到学术/学科层面的知识转化、传播和传承序列中,培养知行合一的新人才。“精专”不仅是单一学科的专门化,更要掌握相关领域的多学科知识,力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实践能力。
“精准服务”是针对妇女学的知识生产和再生产及服务社会的有效性而言,也是检验妇女学产出效应的验收工序。只有在研究中发现真问题,并有效阐释指导行动的精准知识,才能形成知识生产、行动变革、知识再生产的良性转化与循环,才能为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和推动性别平等的社会实践提供保障。
实践“三精”目标的典型案例
妇女学向“三精”目标推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本土的需要,国内有一些值得参照的案例。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和执行就是将研究、倡导、干预、服务融于一体的典型案例。该案例的另一个成就是使得家庭暴力话题在诸多社会议题中浮出地表,成为公众舆论和法律政策介入的主流议题,也是推动性别平等意识在官方和民间普及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其二,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并召开研讨会,报告提出“性别红利”概念,倡导就业领域中的性别平等,该“精致”调研报告的中心论点是:改善妇女就业环境,提高妇女劳动报酬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性别红利”可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性别红利”这个新概念把性别平等倡导深嵌于市场中,有效的调查研究让决策层和企业界信服有关性别平等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会产生互利多赢的实际效果。
其三,周山村成功建立起性别平等的和谐社区的案例。从妇女学角度审视,这是一个将性别平等的知识生产、传播和社会服务有效结合的成功案例,也是妇女学“三精”探索的典型案例。该案例是一群热衷农村跨学科、跨界域合作的社区教育者、社会工作者、妇女/性别研究者、政策倡导者15年来持续不断探索的结果。他/她们从赋权妇女、村民主体参与村庄治理及改变不平等的村规民约起步,并最终建立起性别平等的和谐社区。周山村目前正在迎接全国农村社会工作孵化站落成后的第一个课程班。在这里,流动的课堂正是女性主义知行合一理想的运行新模式——社区和校区之间研-知-行-变往复互动的提升,突破了学院式的知识生产模式,将学术研究应用于社会服务,从鲜活的大众实践中创新知识,形成知识生产与服务社会的良性生态循环,即将学术知识转化为公众知识和民众行动的知识,在实践行动中知识界和民众共同创造有效知行合一的新知识,反馈并滋养学术知识。这是今后妇女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和目标。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