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云晓
爱心的养成并非空穴来风。就家庭生活而言,爱心往往来自于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孝心,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
宋代人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明代人吕得胜写《小儿语》,在《六言》开头言道:“儿小任性骄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
古人看得明白,想得深远,留下真言,让我们读来依然鲜活如新。
一个孩子如果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孝敬,怎么会爱他人呢?可今日有些父母已经不敢奢望孩子有孝心了。许多老人感慨地说:“我在给儿女当孙子!”此话说的虽然有些过,但的确,当今社会父母给孩子“当牛做马”者比比皆是。
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位奶奶成了孙子的“坐骑”,不让骑就不吃饭。于是,老奶奶只好从命,天天趴在地上让孙子骑。孙子得意之极,用绳子拴住奶奶的脖子,一边骑一边叫。结果,有一天把绳子系了死结,孙子只顾自己尽兴,却把奶奶勒得气绝身亡。
试想,我们能责怪孩子吗?《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讲到这里,做父母的可能会有些伤感:我们对孩子投入了全部的爱,告诉他许多做人的道理,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连孝心的影子也不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并未体验到更未理解父母的艰辛,没有唤醒他们沉睡的孝心。
为了让孩子从孝敬父母开始,学会爱、感受爱,许多学校开展了爱的教育。比如北京二中举办了“热爱生命”主题班会,请来了同学们的父母。一位母亲讲述了她们在农村插队的磨难、自己痛苦的十月怀胎及艰辛的分娩经历,在场的人全哭了。
这位母亲说,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都是不容易的,都是母体生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每个孩子的诞生成长都意味着母亲及家庭沉重的精力、体力、财力的消耗和推卸不掉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巨大的付出和消耗是为了爱。
在培养孩子从小拥有一颗孝心方面,中国社科院的周永琴女士是成功的,无愧于“全国十佳母亲”的光荣称号。
周永琴一家三口都爱吃橘子。孩子小的时候,北京的橘子卖得还比较贵。周永琴买橘子都按三的倍数买,吃的时候由儿子分,每人一个。但当剩下最后三个橘子的时候,儿子没过来分,却看着父母。从儿子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意思是:就剩下三个了,你们还吃吗?母亲给父亲一个眼色:吃。
显然,作为母亲,周永琴的做法是明智的。如今的孩子缺的不是两个橘子,缺的是心中有别人。社会学家说,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我的理解,什么是社会化?当孩子心中有了别人,他的社会化就开始了。当孩子能够处理你我他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会化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事隔多年,周永琴的儿子养成了好习惯没有呢?
某天晚上,我偶然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见到了周永琴,她恰好讲起儿子。
原来,她儿子考进了北京大学,春节去看望藏族的奶奶时,儿子掏出自己的500元钱,双手送给奶奶,说是给奶奶的压岁钱,激动得藏族奶奶流下热泪。要知道,那500元钱是儿子考上北大之后亲戚给的贺礼。
一叶知秋。多年来,为了让独生儿子学会孝敬老人,他们每次做了好吃的饭菜,总让孩子先给姥爷姥姥送去尝一尝;给外地的爷爷奶奶汇款,也和孩子一起去办理手续,拿着孩子的小手在汇款单上写问候和祝福的话。
可见,持之以恒的培养终于使爱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化为自觉的行动,养成习惯。这难道不是成功的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