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2月26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发挥家庭“三个不可替代”价值需更多顶层设计 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京闭幕 开启14年免费教育 治疗医药回扣顽疾需新药方 制定家庭教育法确有立法必要 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建议明年3月3日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刘长英家庭:三十余载“嫂娘”情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家庭“三个不可替代”价值需更多顶层设计

——专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王瑞鸿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春霞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如何更好地理解家庭所具有的三个“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专访了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王瑞鸿。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家庭的“三个不可替代”的价值?

王瑞鸿:尽管科技的进步以及观念的变革不断给家庭带来冲击,家庭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存在样态,但是,家庭的作用不管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社会,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进一步得到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注重家庭,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往往是围绕家庭建构起来,社会乃至国家也是在家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组成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生活世界,第二是社会世界,第三是精神世界。三个不可替代分别从私人领域的生活世界、公共领域的社会世界、精神领域的社会文明三个维度阐明了家庭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每个人首先是一个生物体,家庭尤其是原生家庭是生物体的人的生育和教养所在。家庭不仅给每个个体提供了生理的发展基础,同时,家庭更多是作为私人领域的核心组成,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基础和支撑,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家庭是温暖而又幸福的港湾”也正是在此意义上的表达。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正是围绕家庭逐步建立起来。

其次,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家庭则是最基本的社会共同体,是最亲密的社会组织,充满了最坚韧的社会关系,也体现了最基本的社会问题,代表了最重要的社会变迁。当下尽管家庭逐渐小型化和原子化,家庭的许多社会功能也在逐步外化,但家庭的核心功能如子孙的繁衍、情感的维系、社会身份的表明、社会地位的奠定等的文明传承,这些核心功能反倒得到强化。

再次,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体现:第一是文明的再生产,这主要体现在家教。每个家庭成员的社会化首先是借助于家教完成的,这也是我们理解“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的重要出发点。第二是文明的传承,这主要体现在家风。每个家庭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文明的个性化接纳和持续性保留,家风使得社会文明得到了倡导和延续,也使个体得到了涵养和濡化。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的价值提出“三个不可替代”,您认为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王瑞鸿:当下社会中,家庭是我们理解个人行为、重构社会文明的首要出发点。除了传统的强大惯性作用之外,当下国内乃至国际的全球化带来的整体环境变化是我们理解家庭“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和坐标。从国内情形出发,家庭常常值得我们关注的新特征有两个:

第一,家庭问题社会化。正因为外在环境变化迅猛,所以,传统家庭在应对上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家庭问题并不仅仅体现为个体的问题和家庭本身的问题,反倒进一步上升为社会的问题。比如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等,这些家庭问题最终不可避免地演化成了社会问题。

第二,社会问题家庭化。家庭是扩大的社会,社会是缩小的家庭,因此,社会问题本质上也是家庭问题,或者说,社会问题最终转换成了家庭问题。比如养老问题,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产生最典型的“四二一家庭”,其他又如住房问题、医疗问题等,几乎每个社会问题最终都对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

记者: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的“三个不可替代”的价值,当前有哪些环节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王瑞鸿:为了更好地破解家庭问题,弘扬家庭功能,推进社会和谐,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家庭为本的顶层设计。既然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而且,中国本土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家庭为本的文化传统,因此,更多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家庭的政策引领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强化和优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设定和倡导,特别值得赞扬的是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这意味着以家庭为单位或者以家庭为主体进行社会治理应该成为当下的共识。比如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税收的政策调整,而不是简单执行个人所得税。其他如医疗、住房、养老等诸多社会政策,都应该更多将政策的出发点从个体上升为家庭,以家庭为本的社会政策逐步成为社会服务、社会创新和社会治理的核心。

第二,推动家庭为本的社会服务。家庭工作特别是家庭文明、家庭教育工作是妇联工作的重要方面,既是责任所在也是优势所在。本次群团改革方案中,家庭成为妇联的重要工作目标和重要工作抓手。

第三,创新家庭服务理念和方法。当下的家庭变化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因此,家庭本身的问题表现和诉求需要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创新服务理念、革新服务方法就成了必需。从上海市妇联系统的实践来看,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妇联系统的资源网络成为当下加强家庭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家庭,不仅对于个体重要,对于妇联系统更是如此,对于当下群团改革乃至我国整体社会改革同样意义非凡,抓住了家庭就抓住了社会的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家庭的服务终将成为我国推进群团改革、深化社会服务、加快社会创新的重要突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