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2月22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成长 子女教育成本越来越高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人缘”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断奶”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人缘”

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父母的态度和引导方式,将决定孩子对待社会和同伴交往的态度。

■ 罗静

公园沙坑里,几个孩子商量着用沙子盖高楼、建高山、铺路搭桥……玩得不亦乐乎。一旁有个小女孩被吸引着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不转睛地盯着几个哥哥姐姐,看得出小女孩很是羡慕大家。

女孩身边的大人着急了,不断催促小女孩:“宝贝,你要不要玩沙子啊?”“你看哥哥姐姐玩得多开心啊,你去跟他们一起玩吧?”“你不要不好意思,主动过去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说着说着,女孩的家人硬是推着她过去与大家一起玩,小女孩却一个劲儿地往后躲,甚至快要哭出了声。

大人不耐烦地嚷嚷:“你怎么回事儿,老爱耍单?不是教过你怎么跟小朋友打招呼了吗?不玩我们就走吧。”但小女孩又不肯轻易离开,一大一小两人就在一旁僵持着。

生活中类似的情形经常发生。

其实,孩子从出生起就处于社会环境之中,只是大多数孩子在一岁之前,更多受限于家庭之中。一岁后,随着能走会跑,孩子才开始逐渐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慢慢结识到一些同龄的小伙伴。

然而,影响孩子社会化和社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跟亲子关系有关,还跟孩子的年龄特点、社交范围、掌握的社交技巧、个性特征等都有关系,这是父母在引导孩子社会化过程时需要首先了解并引起重视的一点。

对此,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冠上“不爱跟小朋友玩”“对社交不感兴趣”“怕生”等帽子。

那么,父母要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有必要了解儿童的社交过程:

研究者通过观察两个或两个以上儿童的相互交流发现,孩子的互动过程是一个模拟社交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游戏。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模拟游戏中获得相应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力的。

独自游戏

两岁之前的孩子即使聚在一起,他们大都进行的是单个人的游戏,如一个人搭积木。当然,孩子之间也有一些简单互动,如刚学走路的孩子进行的“追赶游戏”或“你摸我,我摸你”的游戏,这些游戏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始的社交性游戏。研究者认为,这些游戏仅是孩子一块儿分享感觉,而不是遵守规则的游戏。

旁观者游戏

如果是发生在公园中的那个例子,一个孩子站在一旁看别的孩子做游戏,在整个童年时期都可能会出现,研究者称之为“旁观者游戏”。

大人不能就此认为孩子不爱跟同伴交往,相反,孩子看得目不转睛,这个动作本身就在表明:他对社交很感兴趣,他虽然身体没有直接参与进去,但心思早已飞到游戏上去了。

这本身也是一种参与,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模仿,更是这个阶段孩子社会化过程的一种形式。作为旁观者,一方面能较为清晰地观察到对方的行为方式并为以后模仿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自身的内心世界,并对对方的行为作出更清晰的判断。

平行游戏

孩子之间有意识地互动和交往,是从平行游戏阶段开始的,通常发生在两三岁孩子之间。表面上看来,孩子之间仍旧是各玩各的,虽然他们相互之间很少参与对方的活动,也没有合作行为,甚至没有一起玩的倾向,但他们能察觉到其他幼儿的存在,偶尔会看一下别的幼儿,但接着又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游戏中。

他们觉得自己是跟朋友“在一起玩”的,而且乐在其中。他们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相互模仿、给取玩具、微笑、搭话上。

父母如果留意就会发现,孩子其实已经有一定的交友倾向,如更愿意跟某个孩子一起玩。那么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少给他们提供玩具,以减少玩具对互相之间注意力的转移;而对于孩子之间的交往则不必管太多,任其自然就好。甚至可以表扬一下孩子们:“你们俩在一起玩得真好,都没有吵架。”从而激发孩子更大的交往热情。

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四五岁之后的孩子,变得更喜欢跟同伴交往,互动会更密切,也会进行一些联合或合作的尝试,如会跟对方分享玩具,也可能互相帮助,他们的活动也有了一定的目标或目的,如共同建一座城堡等。

显然,在这个阶段,孩子若掌握了更多与他人合作的技能,并愿意与他人合作,那么他也就更有可能成为受欢迎的人,拥有更多的朋友。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不妨多发现孩子的兴趣,并积极引导,帮孩子找到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小伙伴。

可以看出,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为父母的态度和引导方式将决定孩子对待社会和同伴交往的态度。

对于孩子的社交,父母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相比较给予孩子诸多的社交技巧、强行将孩子推到他人面前,父母其实需要给孩子提供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如,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将孩子带出家门,让他跟家人之外的人和事物接触,待孩子一两岁时,可适当延长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

孩子社会化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这是每个孩子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都需要学习并掌握的,也有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受挫。如一位家长说:“我家孩子从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好不容易主动找一次,如果对方不跟他玩,或者两人发生矛盾,他就会大发脾气,大哭大闹。”对此,父母应教给孩子具体的操作规则和语言表达的技巧,诸如,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喜欢与厌恶、拒绝与请求等。如果可能,父母最好能在家中与孩子玩一玩角色扮演游戏。

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特别是母亲与孩子在生命最初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学习人际关系、进行人际交往的最初样本。

在生命的早期得到父母无条件关注和积极回应的孩子,会更愿意亲近他人、乐于与人进行眼神对视和语言沟通,也更善于分辨他人是否对自己充满善意,更愿意接纳他人。

父母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也将影响孩子。如果父母本身怯于与人交往,不愿与人为善,相信孩子也会如此,因为孩子会吸收父母的言行并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父母不要强行将自己的交友观点强加给孩子,或是帮孩子过滤他的友伴,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提供机会,让孩子能接触到尽可能多的同伴,跟小伙伴一起玩,并熟悉起来。即便孩子在社交过程中受挫,如不愿意跟同伴交往,或不被同伴欢迎,也不必着急,不妨和孩子一起想一些具体的小游戏,吸引其他小朋友跟他一起玩。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