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2月8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成长 该让孩子屏蔽同伴中的 “差生” 吗 资本运作 难解早教师资良莠不齐 表扬和鼓励的差别有多大 为何越“乖”的孩子长大后不开心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何越“乖”的孩子长大后不开心

■ 佚名

“懂事”和“乖”是大人对小孩的最高赞誉

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在学校“孩子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小孩子知道:自己表现得“乖”,大人就会高兴,自己听大人的话、察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大人就会喜欢自己,夸自己“懂事”。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那些乖乖听话,循规蹈矩的孩子总是会被家人、老师赞扬。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很多心理分析师都有这样的发现: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小时候表现得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位叫“毛豆妈”的母亲,分享了自己对于“乖”孩子的心得感悟: “‘乖’意味着讨好大人,忽视真实的自己。我小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问我:‘要吗?’我摇头说不想要。奶奶满意了:‘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从心底来讲,小小的我,其实是想吃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的最高赞誉。”

“毛豆妈”从小就朦胧地意识到,“乖”就会让大人高兴,于是,压抑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努力做出乖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长大后,她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心理咨询师告诉她,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乖”意味着不敢表达真实情绪

曾有一位妈妈谈道:我的孩子平时很乖,入幼儿园时非常顺利,不哭不闹,但是一两周后却出现了爱打人、半夜哭醒的问题。为什么?一位资深的幼儿园老师认为,与其说这个孩子听话乖巧,不如说这个孩子没有安全感。

正常情绪下的孩子,没人愿意去幼儿园。因为3岁的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去幼儿园,以为去幼儿园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如果孩子不哭不闹,说明她觉得要做一个你们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闹。她知道不哭闹才会让你们更喜欢她。

越“乖”的孩子独立能力越差

为什么小时候“乖”的孩子可能学业出色,然而在人生中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强,自主性越差。

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走在一条可以复制优秀人才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随着他渐渐长大,他就会从一个不会提问的“乖”学生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乖”员工、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烂”好人。从这个角度讲,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毛豆妈”说,毛豆也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常常会上蹿下跳上房揭瓦,但她会合理表达自己的不满,从不以“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为要挟条件。因为她并不因为毛豆“乖”才爱他,她爱的是那个原原本本的孩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