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尘
据媒体报道,近日,重庆市一家文具店经常遭偷窃,每月损失至少1000元。店主官先生借助监控录像找到其中一名小学生,他拿走了一款价值70元的玩具,官先生表示:“我记了他的名字、班级,让他回去将玩具拿来归还或付钱购买,我不想难为他,只希望他认识到错误并改正!”然而,这个小朋友一去不返。官先生找到了孩子的老师,也联系了其家长,只是不知道家长为何迟迟不出面解决此事。官先生无奈之下将监控拍下的照片打印出来张贴在店铺门口,孩子的家长才出面付款。
张贴照片涉及对孩子侵权,官先生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欠妥,并撤下照片。然而,如果家长及时处理此事,官先生或许不会出此下策。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孩子小,不懂事,犯错在所难免,可是,如果家长也不以为然,孩子很可能习惯成自然,染上“偷东西”的习性。
当自己的孩子有意或无意地顺手牵羊,父母该如何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
缺乏他人与自己物品的概念
孩子的好奇心强,而如今让他们动心的东西又实在是太多太多。在玩具、文具、零食等让他们念念不忘的物品面前,能够自觉抵挡诱惑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5岁的丹丹用幼儿园的彩色珠子串了一串漂亮的手链揣在兜里拿回了家。转天,妈妈齐女士给丹丹洗衣服时发现了它,忙问起手链的事,丹丹说:“我自己串的。湄湄也把自己串好的两串拿回家了,我们班上有好多漂亮珠子呢。”
网友“夏荷”吐槽:我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从上一年级开始,我就发现她的书包里偶尔会有些陌生的铅笔、尺子、橡皮之类的小文具。问她,总说是跟同学借的,我督促她第二天还给同学,但孩子往往记不住。我怀疑她那些陌生的文具有可能是拿同学的,为此还骂过她几次,有一次还动手打了她,但效果仍不明显。我真怕她顺手牵羊成了习惯,真是伤透了脑筋。
读小学五年级的姚飞已经有七八个不同款式的悠悠球了,但还想要新款的奥迪双钻火力少年王5悠悠球,因为价格不菲,他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还是不够。前些天,姚飞的同桌把这一爆款悠悠球带到学校,他好是羡慕;玩过两次之后,越发地惦记上了。终于,在课间操之后第一个跑回教室,把同桌书桌里的悠悠球塞进自己的书包里。
“第三只手”的背后成因
说起儿子两年前曾经在学校门口的文具超市偷东西的往事,卢漫至今心有余悸:儿子生日小,个头也小,是班里的小不点。读三年级时,一天卢漫被学校附近小超市老板请去,说孩子偷了店里的巧克力,被抓了个现行。老板强调,她儿子已经不是第一次私拿店里的东西了。卢漫让儿子给老板道歉,退回所拿的物品,并留下100元钱。卢漫不明白,她从来都答应儿子的合理要求,在零花钱上也尽量满足他,家里不缺吃不缺喝,为什么孩子还会做这种事?
事后冷静下来,卢漫想起来儿子曾经从自己的钱包里自取零钱的行为,当时她并没在意。经过这次的教训后,卢漫反思了自己的失误,给儿子讲明了道理,并决定提高儿子零花钱的额度,儿子也表示以后再也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然而,一个多月后,她再次发现自己钱包里的钱又少了。经过询问,儿子说出学校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经常跟他要钱、要零食,他的零花钱和偷妈妈的钱,大部分都“上交”给了欺负他的学生!
读初一的常瑞峰这样向老师解释私藏学霸同学苹果手机的行为:“我知道偷拿别人东西不对,我其实并不想要这个手机,只是把它藏起来,过两天再放回到他的书包里,目的就是报复他一下,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常瑞峰在班上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偶尔还会因成绩“倒数”而拖班级的后腿。性格内向的他因此很郁闷,而就在前不久,这位学霸同学因为成绩话题当众和他开了个玩笑,常瑞峰觉得对方让自己很难堪。一次课间活动时,他看见学霸同学的手机放在桌子上,恰好当时班里没人,顿生报复心,拿起来装进自己的口袋……
从儿童心理学来分析,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孩子有强烈的占有欲,他对自己没有玩过的东西,既好奇又想获得,而且企图马上获得。在私欲的引领下,他便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比如,四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物权的概念,分不清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希望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占为己有;学龄前的孩子虽然有了物权的概念,但自控力弱,抵御不住诱惑,同时又习惯于盲目跟随,看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
家长的不当行为也会怂恿孩子——有些父母娇惯子女,对孩子有求必应,没有告诉孩子是非标准,以至于他们想得到什么东西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拿,渐渐地小孩子会养成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而少数家长把这看成是小事,甚至视而不见;也有的家长平时爱占小便宜,有顺手牵羊的习惯,孩子看多了,也会受影响。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度严格,经常不能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又不做任何解析,他们就会觉得非常失望,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容易产生偷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
然而,有的中小学生已经有了是非观念、道德判断,他们明知道偷东西是违法行为,有时候却出于报复心理、发泄某种情绪、愚弄同学而有意为之;有些孩子会用偷东西来表明自己的胆量,或为了体验那种“偷”的刺激和神秘感。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中小学生为了留住友情想方设法甚至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贿赂同伴;也有的孩子因为受到同龄人的威胁、索要而不得不去偷窃。另外,也有个别长期被忽视的孩子,内心渴望父母的关爱,他们并不是真的需要某种东西,只是想通过这种行为来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如何避免孩子“拿来主义”
别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
肖燕的女儿毛毛已经8岁了,肖燕介绍,几年前她带3岁的毛毛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女儿有很多芭比娃娃,两个孩子玩得可高兴了。毛毛喜欢上了芭比娃娃的一个小挎包,她偷偷藏在自己的外衣口袋里。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小包挎在了自己娃娃的胳膊上。肖燕一下子认出这不是女儿的玩具,毛毛说出实情,肖燕想了一下说:“这是小姐姐的,她找不到这个漂亮的小包会着急的,我们给小姐姐送回去吧。”于是,刚到家的母女俩又返回到朋友家,送还了玩具。肖燕说:“对不起,孩子不小心拿走了玩具,现在送回来。”并让毛毛向小姐姐说了“对不起”。从那以后,妈妈没再提起此事,毛毛也再没有偷拿过别人的东西。
肖燕认为,孩子第一次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为习惯,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就要一次性解决,让孩子长点记性。但是,家长一定不能使用“偷”这样的字眼去形容孩子的行为。儿童的是非观念是通过听取父母的评价、观察父母的反应和父母所采取的行动而形成的,在小小孩有了第一次不当行为时,家长最应该做的是立即给予正确的行为示范——带着孩子物归原主,让他们从此记住拿别人的东西是不被允许的。家长不能轻易给孩子贴上“偷东西”的负面标签,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这样既能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我错在哪里,怎么做才正确”,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建立一个免于孩子偷窃的环境
很多孩子都会羡慕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文具或零食,因此,父母应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反复告诉他们,哪些物品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帮孩子从小建立“我的”“你的”“他的”的概念;给孩子一个房间或一个能够让他放置自己物品的地方,由他自己管理,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不经同意,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孩子之所以拿别人的东西,是因为自己没有。当孩子确实需要某样东西时,家长应问清楚孩子想买这样东西的理由,如果是出于正当需要,家长就要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对于不必要的购买要求,我们可以讲明理由并拒绝,要限制孩子的物质欲望,让孩子认识到,在要任何东西之前,都要考虑自己是否需要,避免孩子的“拿来主义”。作为家长,我们要建立一个免于孩子偷窃的环境。
对于一些大孩子的有意为之,或知错不改,要严厉教育批评,让孩子立即退还财物、道歉,表示悔改之意;但不能以粗暴的方式解决,避免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
父母也要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孩子偷拿财物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可以通过“共情”教育,让孩子体会别人损失财物以后的感受:“如果你心爱的东西被人偷走了,从此没有了,你会不会难受或郁闷?你要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借助换位思考,使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